南美洲慈鲷的饲养
作者:Mary Bailey
南美洲的湖泊和河流不像东非大湖那样构成便利的独立水体。虽然可以将拥有慈鲷种群的热带水域划分为地理上独立的单元,但在目前的流域出现之前,或在淹没期间流域不再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物种重叠的情况。例如,一个矮小的物种,三线短鲷(Apistogramma trifasciata),相当引人注目地分布在两个永久分离的主要河流流域中。相比之下,有时这些流域也会分隔出非常相似但明显不同的物种。最近的研究,特别是 Sven Kullander 博士的研究,表明在亚马逊盆地中,类似的不同物种已经出现,尽管除了纯粹的距离和定居性之外,不一定存在任何阻碍物种交融的障碍(例如 Mesonauta 属)——但与此同时,阿卡西短鲷(Apistogramma agassizii)具有连续的分布范围,大约相当于主要水道长度的一半,尽管存在颜色变异。有些物种的分布范围非常有限,而另一些物种则极为广泛——这并不总是由体型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必须等待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曾被认为是单型的属中实际上包含多少物种,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水族箱标本是否真的是我们认为的那种,或者是一些非常相似但未被描述的同属成员。
南美大陆最著名的河流流域当然是亚马逊河流域,它必须被视为慈鲷栖息的主要水域。此外,还有巴拉圭河水系的上游地区(对大多数慈鲷来说,河口的温度太低)、向北流的 Orinoco 和圭亚那的较小河流、巴西东海岸的水域(最著名的是 Geophagus brasiliensis),以及南美大陆西北角的水域--安第斯山脉太平洋山坡上相对较短的河流,以及在北部山脊之间向北流向加勒比海的河流。与亚马逊河流域相比,最后一个地区与中美洲的一些栖息地更为相似,慈鲷动物群也有一些重叠,中美洲类型(如 'Cichlasoma' festae)的慈鲷出现在太平洋沿岸,而严格意义上的南美洲属 Aequidens 和 Geophagus 在巴拿马也各有一个代表。安第斯高原的湖泊,例如 Titicaca 湖,尽管位于热带纬度,但由于海拔原因,对慈鲷来说过于寒冷。
黑水河是指河水被有机物染成浓郁的泥炭色(有时被比作浓茶)的溪流。尽管颜色不同,但水质却相对清澈,因为它几乎不含悬浮淤泥。Rio Negro 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 “黑色的河流”--可能是最著名的例子,其水流汇入亚马逊河主河道后,在下游数英里范围内都能看到其颜色,然后才逐渐散去。清水河正是如此,河水清澈无色;这类河流通常发源于古老、坚硬、不易侵蚀的岩石地区(如巴西和圭亚那地盾),因此河水中没有无机碎屑。相比之下,白水河发源于或流经岩石较软的年轻地区(如安第斯山脉),因此会携带大量无机物,使河水变色,能见度大大降低。在亚马逊主盆地,水通常是软水和酸水,但其程度因流经的岩石类型和有机物含量不同而存在地域差异。不过,一些源头水域的水还没有因为长期接触腐烂的有机物而酸化,因此略呈碱性。巴拉圭盆地和圭亚那的河流也主要呈酸性软水,但平均来说没有亚马逊河的某些河流那么极端。东海岸和西北部的水域较为中性。
低地河流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大部分被雨林覆盖,在雨季期间和雨季之后,这些冲积平原有多达一半的时间被淹没。这片被淹没的森林在当地被称为 “igapo”,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额外觅食和繁殖地。这里还有湖泊:洪泛平原上的永久性开阔水域,在洪水泛滥期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此时只能辨认出它们是洪泛森林中的开阔地。有些湖泊曾是附近河流的一部分,在河流改道时被遗留下来(oxbow 湖)。有些湖甚至位于干流中巨大的淤泥岛上。到旱季结束时,许多湖泊就只剩下泥坑了,被困其中的鱼类很容易成为苍鹭和其他食肉鸟类的猎物。亚马逊河流域的这些湖泊与中美洲和东非的大型湖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尽管它们是慈鲷最喜欢的栖息地。
慈鲷很少出现在大江大河的开阔水域中,因为在那里它们极易受到大型鱼类以及鸟类和凯门鳄的捕食。最明显的例外是 Cichla 属的成员,它们本身就是大型追捕捕食者。许多慈鲷栖息在溪流、水池和湖泊中,有时也栖息在淹没的森林中。它们往往潜伏在永久性水域边缘的根系缠结处(大型和中型),或水底的落叶层中(小型)。植被的漂浮物也是它们的栖息地。有些种类适应在急流区生活(一些 Crenicichla 和 Teleocichla)。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并不完全由雨林组成;有些地区是草原,既有自然形成的草原(llanos),也有本世纪初为养牛而被砍伐的草原。许多这样的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东麓地势较高的地方。这些草地有溪流和河流,也有小湖泊和水池。这些水域里有慈鲷种群,主要是矮种慈鲷;在这里,它们不仅能从落叶(如果有的话)中找到栖息地,还能在边缘植被的茎干中找到栖息地,有时还能在漂浮的水草中找到栖息地。其中一些草地在雨季会被淹没,然后水生生物会以与淹没森林相同的方式在此定居。在最近被水淹没的道路上的大 “坑洼 ”中甚至也发现了慈鲷!
许多栖息地,尤其是热带雨林中的栖息地,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很难进入(即使花钱也不行)。即使可以进入,能见度也往往很低,而且几乎不可能在水下探索密集的树根和树枝。小水池和溪流太浅,无法潜水。因此,观察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从水面上了解到的情况,我们无法像观察东非的慈鲷那样在 “家里 ”观察慈鲷。不过,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一般足以让我们在水族箱中为南美慈鲷提供合理且适当的条件。
上图:南美河流底部的落叶为众多小型慈鲷提供了庇护所。照片由 Thomas Weidner 提供左图:Retroculus lapidifer(蓝唇珍珠宝石)是一种大型底栖慈鲷。照片由 Frank Warzel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