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lamprologus leleupi,柠檬慈鲷,是典型的坦噶尼喀慈鲷,已在水族箱中被饲养了半个多世纪。它是少数几种“标准”慈鲷中颜色最鲜艳的——其他几种包括 Tropheus duboisi、Neolamprologus pulcher 和 Julidochromis transcriptus——任何对坦噶尼喀慈鲷感兴趣的人至少都饲养过一次。正如许多超受欢迎的慈鲷物种一样,N. leleupi 在野外并不常见。而且这种慈鲷有几种颜色变体,其中黄色是最不常见的。有时有人会读到湖中大多数 N. leleupi 是黄色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是灰色的,不受观赏鱼贸易的青睐,因此很少出口。另一个在互联网传播的谣言是,我们在业余爱好中看到的纯黄色 N. leleupi 是从野生形态通过系谱繁殖(近亲提纯)得到的后代,据称野生形态具有黑色口鼻部。实际上很少有人在自然栖息地见过 N. leleupi,但那些有过此经验的人可以告诉你,湖中确实存在“纯”黄色形态,不需要通过近交繁殖。
分布
第一只黄色 N. leleupi 是在刚果湖西北部的 Luhanga 采集的,并由 Max Poll 在 1956 年描述。1958 年以水族贸易的形式出口第一批个体也来自该地区。有时有人声称黄色 N. leleupi 是在 Bemba(Pemba)采集的,但该地点的形态是深灰色,从未在该处发现黄色形态。1970 年代中期,Misha Fainzilber 从坦桑尼亚湖东岸出口了一只黄色 N. leleupi。这个形态后来由 Wolfgang Staeck 在 1980 年从 Cape Kabogo 采集的标本中描述为亚种,Lamprologus leleupi longior。
沿坦桑尼亚湖岸的 Halembe 和 Maswa 之间的岩栖栖息地被黄色形态的 N. leleupi 所占据,尽管数量非常少。更南一些,在 Katumbi 和 Bulu Point 以及 Karilani Island,黄色形态似乎更常见,且主要在这些地点被采集用于水族贸易。可能根据心情和/或状态,在 Halembe、Bulu Point 和 Karilani Island 的一些个体有更暗(黄色)的体色和黄色鳍,但这些地点也有全黄的个体。N. leleupi 还出现在 Mahale 山脉以及 Isonga 和 Kekese 之间的山脉沿线,但那里出现的变体似乎不包括黄色个体;当地形态要么是浅银米色,要么是深灰棕色(见下文)。在湖西岸的刚果,N. leleupi 的分布相当广泛,范围从北部的 Luhanga 到湖中央的 M'toto。Lukuga 河以北,湖唯一的出口 Kalemie,已知只有两个地点 N. leleupi 是黄色的,即 Luhanga 和 Kilima。其余各地都有灰色/棕色的形态。Lukuga 河以南的湖岸主要是沙质,直到 Moba,但在少数以斑块形式分页的岩石栖息地,在 Cape Tembwe、Kitumba 和 M'toto,我只见过黄色形态的 N. leleupi。
多色性
黄色 N. leleupi 实际上只是多色种中的一种形态,其在湖中的分布范围远比已知的黄色形态群体更广泛。有趣的是,我在黄色形态 N. leleupi 的任何地点都未找到非黄色形态,尽管在所有黄色形态的变体之间,我通常会遇到两种形态,棕黑色和米色(但不是黄色)。当然,深色/浅色非黄色形态不如黄色对应形态显眼,但似乎不在黄色个体出现的地方出现。这并不意味着黑色/米色形态不存在于这些群体中;它可能只是表明其数量稀少。最近,Tautvydas Pangonis(pers. comm.)证实,他在坦桑尼亚的 Hapa Ingii Fara 发现了黄色和深棕色的 N. leleupi 形态。
一个群体内既有暗色形态也有浅色形态(有时带有黄色斑点)的存在(多色性)是值得注意的,但这种现象在慈鲷中并非独一无二。在坦噶尼喀湖,已知其他物种也有多色性。与 N. leleupi 接近的两个物种,N. mustax 和 N. pectoralis,已知有黄色和棕灰色形态。在马拉维湖中,行为类似的慈鲷 Labidochromis caeruleus 也已知有几种颜色变体,但在这里黄色、白色和黑白条纹形态是地理变体,没有一个已知的群体被发现超过一种形态。其他马拉维慈鲷中著名的橙色斑点(OB)形态代表一种多色性,但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环境因素引起,与 N. leleupi 的多色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