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lamprologus leleupi,柠檬慈鲷,是典型的坦噶尼喀慈鲷,已在水族箱中被饲养了半个多世纪。它是少数几种“标准”慈鲷中颜色最鲜艳的——其他几种包括Tropheus duboisi、Neolamprologus pulcher和Julidochromis transcriptus——任何对坦噶尼喀慈鲷感兴趣的人至少都饲养过一次。正如许多超受欢迎的慈鲷物种一样,N. leleupi在野外并不常见。而且这种慈鲷有几种颜色变体,其中黄色是最不常见的。有时有人会读到湖中大多数N. leleupi是黄色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是灰色的,不受观赏鱼贸易的青睐,因此很少出口。另一个在互联网传播的谣言是,我们在业余爱好中看到的纯黄色N. leleupi是从野生形态通过系谱繁殖(近亲提纯)得到的后代,据称野生形态具有黑色口鼻部。实际上很少有人在自然栖息地见过N. leleupi,但那些有过此经验的人可以告诉你,湖中确实存在“纯”黄色形态,不需要通过近交繁殖。 分布 第一只黄色N. leleupi是在刚果湖西北部的Luhanga采集的,并由Max Poll在1956年描述。1958年以水族贸易的形式出口第一批个体也来自该地区。有时有人声称黄色N. leleupi是在Bemba(Pemba)采集的,但该地点的形态是深灰色,从未在该处发现黄色形态。1970年代中期,Misha Fainzilber从坦桑尼亚湖东岸出口了一只黄色N. leleupi。这个形态后来由Wolfgang Staeck在1980年从Cape Kabogo采集的标本中描述为亚种,Lamprologus leleupi longior。 沿坦桑尼亚湖岸的Halembe和Maswa之间的岩栖栖息地被黄色形态的N. leleupi所占据,尽管数量非常少。更南一些,在Katumbi和Bulu Point以及Karilani Island,黄色形态似乎更常见,且主要在这些地点被采集用于水族贸易。可能根据心情和/或状态,在Halembe、Bulu Point和Karilani Island的一些个体有更暗(黄色)的体色和黄色鳍,但这些地点也有全黄的个体。N. leleupi还出现在Mahale山脉以及Isonga和Kekese之间的山脉沿线,但那里出现的变体似乎不包括黄色个体;当地形态要么是浅银米色,要么是深灰棕色(见下文)。在湖西岸的刚果,N. leleupi的分布相当广泛,范围从北部的Luhanga到湖中央的M'toto。Lukuga河以北,湖唯一的出口Kalemie,已知只有两个地点N. leleupi是黄色的,即Luhanga和Kilima。其余各地都有灰色/棕色的形态。Lukuga河以南的湖岸主要是沙质,直到Moba,但在少数以斑块形式分页的岩石栖息地,在Cape Tembwe、Kitumba和M'toto,我只见过黄色形态的N. leleupi。 多色性 黄色N. leleupi实际上只是多色种中的一种形态,其在湖中的分布范围远比已知的黄色形态群体更广泛。有趣的是,我在黄色形态N. leleupi的任何地点都未找到非黄色形态,尽管在所有黄色形态的变体之间,我通常会遇到两种形态,棕黑色和米色(但不是黄色)。当然,深色/浅色非黄色形态不如黄色对应形态显眼,但似乎不在黄色个体出现的地方出现。这并不意味着黑色/米色形态不存在于这些群体中;它可能只是表明其数量稀少。最近,Tautvydas Pangonis(pers. comm.)证实,他在坦桑尼亚的Hapa Ingii Fara发现了黄色和深棕色的N. leleupi形态。 一个群体内既有暗色形态也有浅色形态(有时带有黄色斑点)的存在(多色性)是值得注意的,但这种现象在慈鲷中并非独一无二。在坦噶尼喀湖,已知其他物种也有多色性。与N. leleupi接近的两个物种,N. mustax和N. pectoralis,已知有黄色和棕灰色形态。在马拉维湖中,行为类似的慈鲷Labidochromis caeruleus也已知有几种颜色变体,但在这里黄色、白色和黑白条纹形态是地理变体,没有一个已知的群体被发现超过一种形态。其他马拉维慈鲷中著名的橙色斑点(OB)形态代表一种多色性,但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环境因素引起,与N. leleupi的多色性不同。 在我看来,N. leleupi是一个相当可变的物种,分布在坦噶尼喀湖相当广泛——但并没有(有时)所说的出现在湖的南部。它可能存在于古湖时,当时水位比现在低得多。随着水位上升,主要群体被分裂,但仍然留在西岸和东中部湖岸。 在野外 柠檬慈鲷通常在岩石栖息地的隐蔽处发现。它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是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这些无脊椎动物在岩石上的aufwuchs或岩缝中被找到。觅食的个体,总是单独行动,覆盖相对较大的地形区域,寻找栖息地时嘴巴靠近基底,准备捕捉因其靠近而惊吓的虾或其他无脊椎动物。 它们的独居行为可能解释了它们在水族箱中对同种个体好斗的态度。尽管卵是在雌鱼的贝壳中产下,但成熟的雌鱼在雄鱼的领地内会被容忍,。因此,在湖中,游荡的雄鱼可能会在雌鱼的贝壳中找到一条成熟的雌鱼并与之产卵。在水族箱中,这些物种在繁殖期间会形成一对。尚未在湖中见到繁殖对,但雄鱼可能会与雌鱼在一起,直到幼鱼长大到能够独立面对外界。然而在水族箱中,这对配对关系很少持续超过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