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神奇的 Tropheus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Boulenger 1900)
来源:摘自《CICHLIDS NEWS》(2018年第1期) 作者:Pam Chin 日期:2025-02-05


 |
(翻译:ChatGPT-4o,图片拍摄:Ad Konings)
这是一种独特的 Tropheus 属鱼类,也是我最钟爱的品种之一。Tropheus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或许因为它们的蓝色眼睛和分叉的尾鳍而出名,但这只是它们传奇故事的开端。让我们向北前往 Mahale,我们要去 “annectens 区域”!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仅分布在坦噶尼喀湖里。在西岸(刚果境内)有两片相隔约 100 公里(62 英里)的区域:Kabanga 至 Mtoa,以及从 Cape Tembwe 往南到 M'toto;在东岸(坦桑尼亚),从 Ikola 一直到 Katumbi Point(包括 Mahale山脉沿岸)都能发现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的踪迹。Mahale国家公园是整个非洲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只能通过坦噶尼喀湖抵达。Mahale山脉高达 8000 英尺(约 2450 米),几乎直抵湖岸。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的学名曾有些波折。由于它们在湖的两岸都能找到,最初人们以为这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物种。过去曾用过的名称包括:由 Glen Axelrod 提出的 Tropheus polli(指东岸群体),Schupke(2003)提出的 Tropheus sp. "kongole" 和 T. sp. "keyso"(指西岸群体),但 Konings(1998) 多年来并不认同这些名称。随后,Sturmbauer 等(2005)的基因研究证实,它们实际上都是同一物种,即 T. annectens。
无论是不同地理点之间,还是东西两岸之间,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的差别都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当你在野外观察它们时,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跨湖扩张分布的:它们多生活在岩石栖息地的上层区域,往往在不足一米(约一码)深的水域中。举个例子,大约在九万年前坦噶尼喀湖处于极低水位时,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的分布范围肯定曾因此而得以扩大。
有一个显著的“怪异”特征对鱼类学家而言极为重要,那就是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的臀鳍:它们只有 4 根棘,而其他 Tropheus 物种的臀鳍棘则有 5-7 根。如果你能把一条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拉直后固定在板子上数棘,这确实很好辨认,但要想在野外观察甚至在我自己的鱼缸里数它们的臀鳍棘,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不数臀鳍棘,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也很容易辨认。
“annectens” 出自拉丁语,意为“系在……上”或“连接”,这其实还是与它们的臀鳍棘数有关。Simochromis 属的鱼只有 3 根臀鳍棘,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是 4 根,而其他 Tropheus 则有 5-7 根。Boulenger 也许当时认为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是连接这两个属之间的“纽带”——或者说,他找到了 Tropheus 与 Simochromis 之间的缺失环节?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具有明显的两性异形特征:优势雄鱼的体色与雌鱼不同,这在 Tropheus 属中相对罕见。在野外观察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时,性别非常容易区分:成熟雄鱼是一身纯棕色,而雌鱼和幼鱼的身体上则带有奶白/棕色的垂直条纹,让人联想到 Tropheus moorii。年轻雄鱼为了避免受到攻击,会保留幼鱼时的条纹体色。
它们那湛蓝如天空的眼睛格外美丽,且眼周还有一圈深棕色的“眼帽”;只有 Tropheus brichardi 和 T. sp. lunatus 也拥有蓝色眼睛。它们的“燕尾”或“分叉尾鳍”也是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令人过目不忘。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几乎可算作 Tropheus 属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虽然 Tropheus sp. 'mpimbwe' 可能更加“厚实”,但我认为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在长度上更胜一筹。
对我而言,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它与其他 Tropheus 物种的同域分布名单:包括 T. brichardi、T. duboisi、T. moorii、T. sp. 'black',以及或许还有 T. sp. 'lunatus'。许多 Tropheus 物种往往只与某一个 Tropheus 共存或干脆独居,但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从未是孤军奋战;它总会和至少一种,通常是两三种不同的 Tropheus 共居在一起。
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答,DNA 检测只能告诉我们一部分。但当我们翻看所有 Tropheus 并试图追溯它们的血统时,不必是科学家也能看出每个物种都与 Mahale 湖岸有某种关联。这究竟是巧合,还是说 Mahale 是 Tropheus 的发源中心?这些对我而言都极具吸引力!
如今这个故事又回到开端。我曾在东岸分布区的若干关键地点与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一同游泳——从 Mkangazi 到 Katumbi Point,其中包括 Mahale国家公园。我热衷于在野外观察 Tropheus,因为我相信这能帮我更好地理解它们的行为、性格和需求;然后我把这些观察带回家,用于我自己对 Tropheus 的饲养。
在湖里看它们真是令人惊叹。它们活动在非常靠近水面的区域,对浮潜者来说简直是理想距离。雄鱼、雌鱼和幼鱼都能同时见到,而且似乎以相对小的群体活动。雄鱼会守卫领地,赶跑接近的鱼,但我并不确定它们的边界究竟多明确。每当我游过去,往往会把它们都惊得钻进岩缝里(笑)。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在哪个地点,我都能在岩石和缝隙间见到许多幼鱼和鱼苗。我还看到很多互动行为,比如求偶、假产卵场景以及实际的繁殖,这些场景在湖里目击时总是让人激动不已。
回到家中后,我在一只 180 加仑(约 682 升)的水族箱里饲养了一个由约 40 条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组成的群体,这是个单一物种缸。它们是我最珍视的 Tropheus 之一,因为整个群体特别和谐,我也很喜欢它们与我的互动。每当我见到它们做出与野外类似的行为时,我都觉得非常酷,比如占领岩石或“城堡”上最高的突出点,或在陡峭的坡面进行产卵。最棒的是,它们会在缸里“巡游啃食”,不论是在背后的玻璃上,还是缸内的装饰上——这正和它们在野外啃食岩石表面时的举动一模一样。
我还注意到了一些尚未在缸养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文献中正式记载的行为。例如,那条优势雄鱼性格十足,明显统领着整个群体。它会“保卫”食物,不管是自然长在它领地里的,还是悬挂在那儿的,只有它点头,别的鱼才可以进食。你会觉得它活像个 Petrochromis 属——永不罢休!我必须在缸里挂两片螺旋藻饼,否则那条优势雄鱼会让所有想吃它的饲料的同伴都无法靠近。但只要我把另一片挂到它领地之外,它就能容忍其他鱼进食。如果你恰好是一条幸运的雌鱼,它还会“邀请”你一起享用它的饲料哩。
能在眼前看到它们按典型 Tropheus 方式产卵真是无比震撼,更令人惊喜的还有幼鱼的护理方式。缸里有几个摆设,能让鱼苗钻进去但成鱼进不去。一旦雌鱼吐出幼鱼,你就会在装饰物里看到它们,几天后它们就开始尝试并入群体中。那条优势雄鱼会让它们进到自己的领地里,并允许它们一起进食。要不是我亲眼目睹,自己都不敢相信。
能在野外看到自己曾在水族箱中饲养的慈鲷,真是不一样的体验;同样,能在家里饲养一条你曾在野外观察过的鱼,也令人倍感珍贵。当我走近这只水族箱时,这些 T. annectens(燕尾大蝴蝶)会游到我眼前,用那双蓝色眼睛盯着我,就像好几天没喂过一样卖萌讨吃,明明才过了几个小时。然后不过片刻,它们又结队漫游缸里,自顾自地啃食,就像在湖里那样,因为它们知道我喜欢看这一幕!它们真是令人惊艳!Tropheus,真棒!
【参考文献】
--Konings, A. (2015) Tanganyika cichlids intheir natural habitat. 3rd edition. Cichlid Press, El Paso, TX, 408 pp.
--Sturmbauer, C., S. Koblmüller, K.M. Sefc, and N. Duftner, (2005) Phylogeographic history of the genus Tropheus, a lineage of rock-dwelling cichlid fishes endemic to Lake Tanganyika. Hydrobiologia, 542(1-3): 335-3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