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背后的故事?Melanochromis 属:一位爱好者对该属的评述
来源:摘自《CICHLIDS NEWS》(2017年第2期)
(翻译:ChatGPT-4o;图片提供:Ad Konings)
概述
当马拉维湖的慈鲷最初进入水族爱好者视野时,仿佛所有带竖纹的 mbuna 都被叫作 Pseudotropheus,而所有带横纹的 mbuna 都被叫作 Melanochromis。根据现代对 Melanochromis 属的鉴定标准,这些慈鲷应具备:咽喉齿上有放大的牙齿,外层颌骨牙为双尖形,雌鱼体色较浅,带有两条深色横纹,而雄鱼成年后颜色与雌鱼相反。如此一来,本属目前包括 15 个已描述种和 2 个未描述种。 受精。
这些物种之中,很多年来一直是水族市场的常客。它们的幼鱼通常有鲜亮的体色和明显的深色纹路,容易吸引买家。Melanochromis 慈鲷是马拉维湖群落缸的理想选择,对水质的要求与常见马拉维慈鲷相似:硬度高、偏碱性水,温度在华氏 70 多度(约 21-25°C)范围即可。它们是机会性杂食者,如果能抓到动物性饵料就会摄食,但也会吃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优质的绿色藻片饲料对它们相当合适,因为其主要成分通常仍是鱼粉等动物蛋白。在湖中,它们主要栖息于岩石区及周边。某些物种在高密度饲养时攻击性较高,建议每缸只保留一条雄鱼。

Melanochromis auratus(非洲凤凰)
这种鱼在刚进入水族市场时就大受欢迎。很多人第一眼见到它们时还以为是海水观赏鱼。早期出口商尚未弄清 Melanochromis 雌雄之间的两性异形,经常把雌鱼当成一个品种、雄鱼当成另一个品种出口。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曾购买了 6 条幼鱼,其中几条开始慢慢变暗,我还以为它们生病了。当时既没网络、相关信息也稀缺,这反而促成了世界各地许多慈鲷俱乐部的诞生。一些年长的雌鱼也可在保持繁殖能力的同时变为雄鱼的体色。它们主要以藻类为食,但也会吃小虾及其他甲壳类;应避免以蠕虫或哺乳动物蛋白作为饲料。当年我们尝试喂食水蚯蚓时,它们常出现所谓的“Malawi Bloat”(马拉维肿胀病)。好在如今的高品质饲料大多能有效预防此病。“auratus” 意为“金色”,对应它们幼鱼和雌鱼的金黄色调。这是慈鲷爱好者中老牌的常青品种。
Melanochromis mossambiquensis(莫桑比克凤凰)
这是一种有趣的鱼,曾以 M. sp. 'auratus elongate' 之名进入市场。雌鱼外观几乎与 M. auratus 雌鱼相同,只是尾鳍下半部带有多处深色斑点。成年雄鱼的浅色横带中带有更多蓝色且更少黄色,与真正的 M. auratus 雄鱼不同。其学名源自莫桑比克(Mozambique)这个国家。此鱼在水族市场并不常见。
Melanochromis dialeptos(迷你凤凰)
又称 M. sp. 'auratus dwarf',其名字意思是“小型”。野生环境中它只比 M. auratus 略小,而在水族箱里常与 M. auratus 大小相差无几。水族繁殖者和佛罗里达鱼场都有供应。

Melanochromis chipokae(奇帕克黄凤凰)
在浅水区的野外分布并不常见,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野生种群数量减少。好在它在爱好者及佛州鱼场均可轻松繁殖。此种是本属中体型较大的之一,雄鱼在水族箱中可长到近 7 英寸(18 厘米)。因体型大而在混养时攻击性更强,能够对较小同缸鱼造成更大伤害。它们主要捕食小鱼和无脊椎动物。“chipokae” 一名来自它们原产的 Chipoka 地区。对于想参与物种保育计划的爱好者来说,这种鱼是个不错的选择。
Melanochromis loriae(萝莉凤凰)
在湖中,该物种常见成大群分布,因此对同类更宽容,在水族箱里比其他 Melanochromis 物种的攻击性弱。野外观察到它们会在固定场所为其他 haplochromine 鱼种清理寄生虫或真菌。曾经我在湖中潜水时,因搅起湖底沉积物,引来一群 M. loriae,其中一条还试图咬我胳膊上的一根毛发,估计把它当成虫子了。水族贸易中常被叫作 M. parallelus,但实际名字是为了纪念 Lori Lombardo,她是将该鱼最初引入美国的著名进口商(John)的女儿。有时它也被称作黑白 auratus 或 M. fuscus。它比本属一些其他物种更偏草食性。M. loriae 非常适合放在马拉维湖慈鲷混养缸中。
Melanochromis sp. 'parallelus mbweca'(小萝莉凤凰)
与 M. loriae 类似,但体型略小更纤细,看起来更像以追捕的方式捕食。此鱼极为罕见,目前几乎没有进口记录。
Melanochromis baliodigma(棕格凤凰)
过去以 M. sp. 'blotch' 和 M. xanthodigma 之名引进。野外观察到它是一种机会主义无脊椎动物捕食者,也会捕食小鱼。此物种除横带外,还有竖纹。“baliodigma” 指它身上的斑驳花纹。据观察,更偏肉食的物种通常领地不太强势,攻击性似乎也不如草食性强的物种。

Melanochromis lepidiadaptes(食鳞蓝凤凰)
爱好者圈里曾称其为 M. 'lepidophage',常被人敬而远之,因为据说它是食鳞鱼。“lepidiadaptes” 这个名字正是指其剥食鱼鳞的习性。野外常见大群此鱼攻击体型较大的 haplochromine,啃食它们的鱼鳞,受害鱼则能逃就逃。在网中挣扎的鱼也会被成群的该属成员咬死。不过在水族箱里,由于通常只饲养少数个体,并未观察到它们攻击其他 mbuna。随着马拉维湖周边人口增长以及捕鱼压力加剧,野外数量正在减少。因偶尔会啃鱼鳞,所以这种鱼在爱好者群体中并不常见。多数人担心它会像 Genyochromis mento 那样可怕,但实际上它对同缸鱼的危害远不及后者。该种雄鱼的“颜色反转”并不完全。
Melanochromis heterochromis(海特罗凤凰)
雄鱼的地理变异度很大,常与本属其他慈鲷造成混淆。其雄鱼的背鳍上通常没有宽阔的深色横条分布。“heterochromis” 指此物种因地理位置不同而表现出各异的雄鱼体色。在爱好者圈里,它通常被称作 M. vermivorus(编者注:实为不同物种)。
Melanochromis kaskazini(北部蓝凤凰)
此物种的雄鱼同样存在不完全的颜色反转。进口时常被叫作 M. sp. 'northern'、M. sp. 'northern blue' 或 M. sp. 'Tanzania (simulans) '。雌鱼和 M. loriae 相似,但臀鳍带有黄橙色。野外更像机会主义捕食者。在爱好者中并不常见。“kaskazini” 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北方”,对应它在湖区北部的分布。

Melanochromis melanopterus(黑松石凤凰)
野外主要以其他非 mbuna 慈鲷的幼鱼为食,也曾以 M. slab、M. mellitus 等名被引进。它的领地意识似乎比本属其他种弱。“melanopterus” 指其较暗的鱼鳍。此种只偶尔有进口记录。
Melanochromis mpoto(莫托蓝棕凤凰)
曾以 M. 'blue' 和 M. sp. 'Matema' 的名义进口。野外会成群狩猎,几乎什么都吃。它是更趋肉食化的 Melanochromis 之一,并不十分依赖藻类,也会游到较深水域寻觅猎物。“mpoto” 在当地语言中同样意为“北方”,指它的分布区域。
Melanochromis robustus(萝卜丝大凤凰)
在水族市场常被叫作 M. brevis。“robustus” 指雄鱼体格强壮,是本属体型较大的种类之一。野外生活在极浅水域,行为十分“慵懒”。在水族箱中,此种会建立大范围的庇护领地,并严加防守。
Melanochromis sp. 'robustus mbenji'(萝卜丝MBJ凤凰)
此鱼在野外十分罕见,目前尚未见到进入水族交易市场。它也是另一种带竖纹与横纹共存的Melanochromis。

Melanochromis simulans(长鼻非洲凤凰)
其名字意为“与 M. auratus 的体色相似”。然而 M. simulans 拥有更修长的吻部,与 M. auratus 不同。通常吻部更细长的物种更趋于肉食性,而头部较圆的更偏草食。
Melanochromis vermivorus(威米诺斯凤凰)
有趣的是,此名意为它能用蠕虫作饵进行钓捕。野外数量很少,是机会主义捕食者,也是马拉维湖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种。虽然体型并不算本属最大,却往往是攻击性最强的之一。
Melanochromis wochepa(沃奇帕凤凰)
这是本属中体型较小、更偏草食化的慈鲷之一。常见于 20 英尺(约 6 米)以内的浅水区。雌鱼外观与 M. dialeptos 雌鱼非常相似。名字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小体型”。
曾经的Melanochromis
如今有一些原先被列入 Melanochromis 的慈鲷已不再符合其鉴定标准,比如 M. labrosus 已被单独划入新属 Labidochromis。M. johannii、interruptus、perileucos 和 cyaneorhabdos 则都被重新归为 Pseudotropheus。至于 M. joanjohnsonae 则更名为 Pseudotropheus。由于尚未找到更合适的属名,这些鱼暂时被放在 Pseudotropheus 中。

--Konings, A. 2016. Malawi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 (5th edition). Cichlid Press,El Paso Texas
--Konings, A. 2008, Cichlid Room Companion. Retrieved on January 31, 2017, from http:// www.cichlidae.com/genus.php?id=30
--沪ICP备16038729号-1-- |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