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 种
- 简 述
Eretmodus属的原意为“像桨一样的牙齿”,表示该属成员的牙齿很特殊,形状是桨(类似汤勺)一样。 目前所发现的Eretmodus属一共就两个品种:E. cyanostictus和E. marksmithi。2012年前,将E. marksmithi称之为E. sp. 'cyanostictus north',同时又把分布在民主刚果Ubwari半岛及北部的体形较小的品种称之为E. sp. 'ubwari';现均称为E. marksmithi。两者在坦湖的分布:E. cyanostictus正好是中南部,E. marksmithi是中北部,个别地域有重叠(即共享栖息地)。前者的地域变种不明显(比如身上的蓝点有多有少),而后者的地域变种较多(除了条纹的深浅之外,还有头部有蓝点和无蓝点之分)。后者在Uvira和Cape Karamba之间(位于坦湖西北湖岸),即上述所谓的E. sp. 'ubwari',身上不但有亮条纹,还有非常蓝的斑点,是一个漂亮的品种。 E. cyanostictus和E. marksmithi在外表上很相似,如果不加以说明恐怕难以分辨:一是E. cyanostictus的嘴比E. marksmithi更靠近末端(即前端);二是E. cyanostictus的侧条纹通常仅呈现于下半部分,而E. marksmithi是贯穿全身的;三是E. cyanostictus身上的蓝点分布广(以上半部分为集中区域),而E. marksmithi更集中的头部和鳃部,有些品种干脆就没有蓝点。比如在Kavala(卡瓦拉)群岛,前者身上有蓝点,而后者没有。综上,从观赏性的角度出发,E. cyanostictus的总体观赏性更强一些。 要命的是,长期以来,贸易商多将原来属于E. marksmithi的品种也称为E. cyanostictus,搞得许多三湖鱼友一头雾水。所以,广大鱼友在选购具体品种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Eretmodus属是双亲口孵的品种,配偶之间的紧密性较强,所以攻击性较弱。它们生活在涌浪区域,以藻类的主食,顺带吃一些非藻类食物。从肠子的长度来看,通常是体长的2.5倍,属植食性品种。但与植食倾向严重的品种(比如龙王鲷)相比,肠子长度不算长的,所以可以看作是有植食倾向的杂食品种。 具体的饲养方法,请参照→【坦鲷饲养系列6:虾虎类(Goby Cichlids)】。 |
--沪ICP备16038729号-1-- |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