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athochromis permaxillaris-帕马利斯鸭嘴 |
|
-
|
学 名: |
Gnathochromis permaxilliaris |
|
|
曾 用 名: |
|
|
|
通 用 名: |
|
|
|
中 文 名: |
帕马利斯鸭嘴 |
|
|
栖地类型: |
深层岩石栖息地 |
|
|
分布地域: |
分散 |
|
|
体长(cm): |
15-18 |
|
异种攻击性: |
中 |
|
|
食 性: |
肉食性 |
|
同种攻击性: |
中 |
|
|
性别差异: |
同态 |
|
饲 养 难 度: |
一般 |
|
|
繁殖方式: |
双亲口孵 |
|
常 见 程 度: |
一般 |
|
|
备 注: |
一属一种 |
|
|
品 种 简 述 |
注:本品种的中文名以前叫“鸭嘴亚里特斯”比较多,但这很容易与Limnochromis auritus(亚里特斯珍珠,珍珠蓝波)搞混。当时把与此类似的Triglachromis otostigma、Greenwoodochromis christyi等都叫成“XX亚里特斯”。而把真正读音叫亚里特斯的Limnochromis auritus却叫作“珍珠蓝波”,非常烧脑。随着真正学名的“落地”,应该还其本来面目了。
〖注〗主要论述译自Ad Konings的《Tanganyika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4th Edition)(除人工培育、改良等品种外) |
|
--沪ICP备16038729号-1-- |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