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马拉维湖慈鲷圣典
马 拉 维 慈 鲷 和 它 们 的 自 然 栖 息 地

马拉维湖及其栖息地(2)

原著:《Malawi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第5版-2016)》 作者: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06-08


       Genner等(2007c)给出了马拉维慈鲷的两个不同年龄估计,一个基于慈鲷科家族的假定冈瓦纳 [1] 起源,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另一个基于慈鲷化石。以后一个时间尺度估算,马拉维haplochromini [2] 的年龄为240万至340万年,非mbuna [2] 的年龄为50万至120万年,mbuna的年龄为4万至60万年。

       在本书中,提到了800多种物种,其中600种仅从相对浅水中知道(大多数的慈鲷生活在沿岸,少部分生活在离岸更远的地方)。预计至少还有100到200种可能在湖的较深层等待着被发现。目前认为存在的约1000种物种可能只是湖中曾经存在过的物种的一小部分。Won等(2005)估计,三个同域的Tropheops物种T. tropheops 、T. sp. 'gracilior nankumba' 和T. sp. 'broad mouth' 在过去1.7万年间彼此分化——这与最后一次冰期的低湖水位时间吻合。如果新物种可以以这种速度生成,即每个物种约1万年,那么整个湖区的250种mbuna意味着湖中平均每40年出现一个新物种!如果mbuna的最大年龄估计为约60万年,这可能意味着总共存在过约1.5万个mbuna物种!

       湖泊的岸线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大约三分之一是岩石,其余大部分由沙滩组成。第三种类型——有芦苇的沼泽区——在河口附近找到。大多数慈鲷栖息在特定的栖息地,尽管没有一种完全局限于其首选环境,但大多数都是如此。由于坡度平缓的沙滩或沼泽湖岸与陡峭的岩石海岸交替,地理隔离的可能性一直是,且仍然是慈鲷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尽管大多数汇水河流是季节性的,只在雨季期间携带水,但一些较大的永久性河流对岩栖慈鲷的分布产生了影响。这些河流通常形成相邻但形态不同的种群之间的边界。将湖泊划分为若干栖息地类型可方便地来讨论其居住的多种物种。这样的划分至少部分是人为的,因为许多物种在栖息地之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物种就在最有可能遇到的栖息地中进行讨论。

       栖息地类型如下:

波浪冲刷的上层岩石栖息地: 上部三到五米的岩石栖息地,包括岩石突起、小岛和陡峭的岩石海岸,通常以干净但湍急的水为特征。这个区域的基底 [3] 通常没有沉积物覆盖,覆盖在硬基底上的藻类垫(称为aufwuchs [4] 或生物覆盖层 [4])包含许多牢固附着的藻类。

无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 无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通常位于倾斜陡峭的海岸线上,通常有大量的慈鲷。岩石的大小可以从足球大小到直径数十米的巨石不等,后者支持的慈鲷数量远少于前者。岩石形成了许多洞穴和缝隙,供较小的慈鲷作为产卵场地。食物丰富,竞争主要在于领地。

深层富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 沉积物丰富和/或深部岩石栖息地的慈鲷密度远低于上层区域。可能的原因是食物供应减少:大多数岩栖慈鲷依赖于藻类或与藻类垫相关的食物,而藻类生长又依赖于光强度,光强度在深处较低。此外,沉积物的沉积也可能阻碍藻类生长。

岩沙过渡栖息地(中间地带): 该栖息地代表了纯岩石栖息地和沙(或泥)湖底之间的过渡区,包括岩石和沙的区域。这种类型的栖息地可以出现在深层,那里居住着与浅水区完全不同的慈鲷群体(作为单独的栖息地处理——见下文)。中间栖息地拥有湖中最多样化的群体,但不一定是最密集的。

浅层岩沙过渡栖息地(中间地带): 在许多地方,岩石湖岸被一个由沙子和岩石组成的浅而平缓的大陆架所包围,然后在离海岸线20到50米处急剧下降。一些物种仅限于这个栖息地,但还有许多其他物种也出现在这里。这个栖息地对潜水者来说通常是能看到众多慈鲷的最佳地点。

有水生植物的浅湾: 这个栖息地的特点是浅水和覆盖在底部沙和岩石上的泥泞淤泥,以及Vallisneria spiralis(水兰)床,这是湖中为数不多的几种高等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种。这些植物床可以在深达六米的地方找到,为几种慈鲷提供了遮蔽和食物。丰富的沉积物基底为许多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些生物反过来被慈鲷捕食。

沙地: 湖岸线的大部分由纯沙组成,并与沼泽和岩石湖岸交替。这种开放的生物群落 [5] 很少或不能为小型慈鲷提供遮蔽,因此大多数慈鲷以大群体或鱼群的形式出现。一块岩石或树干(被洪水冲下来)为几个群居慈鲷提供了参照点,小型物种可能在那里找到庇护。空蜗牛壳对一些物种也有类似的作用。

未知的深处: 湖的深水区还未被潜水员(或远程操作的视频摄像机)访问,但拥有大量可以用钩线和深达的chirimila网 [6] 捕获的慈鲷物种。由于缺乏水下观察,没有关于底部结构的相关信息,也不清楚大多数居民是否靠近基底生活或在远离底部的水中生活。然而,有大量的物种很有可能就生活在这种深度的湖底。

【万宝鱼注】 [1] 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大陆,Gondwanaland),是一个推测存在于南半球的古大陆,也称南方大陆,它因印度中部的冈瓦纳地方而得名。存在的年代,有人认为是古生代初或更早至部分中生代,另一些人则认为主要是晚古生代。 [2] haplochromini和mbuna在下一章节会有专门解释。 [3] 基底(substrate),也可翻译成基层、基质或底物等,本文是指湖泊底部连同底部的附着物(注意,与单纯的底部(bottom)含义不同)。因慈鲷多以基底而生存,所以本书中会大量出现这一词汇。与它相对应的名词是水柱(water column)。 [4] aufwuchs(附着生物层),单词来自德语,意思为表面生长或过度生长。这里指是由发生在水下表面(大型水生植物的茎和叶、石头或其他物体)的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微观动物)和无机(泥土和其他细颗粒)物质所构成的复杂层。这一术语会频繁出现在本文的叙述中。 ◆ 有时也称为biocover(生物覆盖层),并会出现与aufwuchs交叉使用的现象。但biocover主要由附着的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组成,且更侧重于藻类覆盖物。在人工智能翻译时,通常对aufwuchs不翻译,而将biocover翻译成 [5] 生物群落(biotope),有时会和栖息地(habitat)混用,但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可以理解为小栖息地,强调“特定的环境条件”;比如波浪冲刷的上层岩石栖息地的岩石生物群落。也是本书中常用的生物术语。[6] chirimila网是当地用于捕捞慈鲷的一种围网。

      〖翻译说明〗为避免出现歧义,在翻译时要求人工智能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进行翻译,直接用原文。同时为便于理解,每个物种后面均标注了中文名,并用小一号字体以 “ [中文名] " 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