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马拉维湖慈鲷圣典
《 马 拉 维 慈 鲷 和 它 们 的 自 然 栖 息 地 》

无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二)(2)

原著:《Malawi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第5版-2016) 作者: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07-20


       当 Tawil(2011)描述  Cynotilapia aurifrons [金顶奥里弗] 时,他发现与我们以前称为 C. afra 的物种实际上是不同的物种,他随后正确地称其为 C. zebroides ,这是 Johnson 在 1975 年使用的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因此,之前称为 C. afra 的所有形式现在都正确地称为  Cynotilapia zebroides [阿芙拉斑马]  [1] (Johnson 1975)。

       我随后提出(Konings 2011 年),Chizumulu 岛的 Cynotilapia 'mbamba'(Ribbink 等人,1983b 年)是真正的 C. afra,并且在湖泊北部发现的 C. 'mbamba',以雄性具有黄色至橙色背鳍边缘和雌性具有黄色/黄色背鳍为特征的,应被称为 C. aurifrons (Tawil 2011 年)。位于 Chizumulu、Likoma 和 Mbenji 岛,以及坦桑尼亚 Undu 到马拉维 Gome 之间的中部和东南部海岸的深色形态也被认为是 C. afra 的代表。

       C. zebroides 经常与 C. afra 或 C. aurifrons 在同域,但由于 C. zebroides 的巨大地理变异性,有时很难有把握地识别它们。尽管这些物种有不同的栖息地偏好——C. afra 和 C. aurifrons 出现在更富含沉积物的生物群落中——它们经常被同时发现(同域)。

      C. zebroides 在所有 Cynotilapia 物种中分布最广,沿着湖的两侧都有发现。它出现在 Likoma 和 Chizumulu,以及更北的整个西北岸到 Ngara,在 Makanjila Point 到 Chuanga 的东海岸,和 Tumbi Point,以及从 Lumbaulo 到 Ikombe 都有发现。在 Jalo Reef 和 Mbenji 岛的先前被称为 C. sp. 'yellow dorsal'的种群,现在也被认为属于 C. zebroides 。Lumbaulo 和 Tumbi Point 之间的区域至少有三种形式的 Cynotilapia,但目前这些都难以分类。例如,在 Mala Point 的 C. zebroides 非常细长,类似于北边近 200 公里处 Pombo Rocks 的种群,以及湖的另一边 Mara Rocks 的种群。在距 Mala Point 北面 10 公里的 Cobwe 附近种群中,C. zebroides 有一种非常吸引人但完全不同的色彩模式——这个变种已经以“Afra Edwardi”或仅以“Edwardi”的贸易名称出口。在 Mbweca,南距 Mala Point 约 15 公里,发现了两种不同的 Cynotilapia 物种。其中一种是更具“标准”色彩模式的 C. zebroides ,另一种可能是 C. afra 或 C. aurifrons 的变种。先前被称为 C. sp. 'mbweca'的物种现在被证实是 Metriaclima(见第 195 页)。在莫桑比克的 Wikihi 和坦桑尼亚的 Undu Reef 之间,我发现了一种非常小的 Cynotilapia,它出现在中间地带和富含沉积物的栖息地中。在 Hai Reef 和 Chiwindi,这种形态具有非常吸引人的橙色背鳍。这些种群暂时被归类为 C. zebroides 。

        Cynotilapia afra [姆邦巴阿芙拉]  [2] 和 C. aurifrons 的联合分布类似于 C. zebroides ,但远不是连续的。在西北岸,C. aurifrons 在大多数地点与 C. zebroides 共域。然而,在坦桑尼亚,C. aurifrons 只在 Lundu 见到,C. afra 只在 Undu 出现,并且也在莫桑比克 Metangula 以南的,一直远至马拉维的 Malopa 出现。此前被称为 C. sp. 'black eastern'的东南部湖区种群,现在被认为属于 C. afra [2] 。在 Mbenji 群岛的一种物种,先前被认为是 Cynotilapia 的另一成员(C. sp. 'black dorsal'),现在看来是 Metriaclima(见第 182 页)。然而,在 Mbenji 群岛的一个岛屿(Penga Penga)中发现了 C. afra 。

      C. zebroides 几乎在其范围内的每一个岩石或中间栖息地中定居,雄性在中等大小的岩石之间保护小洞穴。它甚至在如 Hai Reef、Chiwindi 和 Cobwe 这样的富含沉积物的栖息地中也能定居下来。雄性巨大的色彩变异非常引人注目,不仅在整个物种中,甚至在单个种群内也是如此。蓝条纹的雄性具有黄色、橙色或黑色的背鳍,而仅仅只相距几米的距离。然而,雌性的色彩似乎在整个分布范围内变化不大。与 M. zebra 不同,雌性几乎完全没有垂直条纹模式,并且总体上呈浅蓝棕色。C. afra 的雌性有银白色的身体,而 aurifrons 的雌性也有黄色背鳍。

         Cynotilapia sp. 'ndumbi' [恩顿比蓝斑马] 出现在 Likoma、Chizumulu(Linganjala Reef)、Taiwanee Reef、Mphanga Rocks、Lupingu 和 Magunga,在 Higga、Chilucha 和 Makokola Reef 以及 Narungu。它是一种大型 mbuna,雄性呈深蓝-黑色,具有窄蓝条。我发现它们在大型洞穴中,它们的鳍边缘的白色使它们从环境背景中非常显眼,在 Linganjala Reef 的鱼群中也是如此。目前尚不清楚所有这些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但在收集和检查它们之前,假设是同种。从解剖特征上看,雄性 C. sp. 'ndumbi' 与 Metriaclima sp. 'aggressive bars' 相似,只能通过检查牙齿来可靠地加以分开,这两个物种也可以同域发现(Ndumbi Rocks,Likoma)。两个物种的雌性都是深棕色。

       在无沉积物的岩石生境中生长着四种细长的 Cynotilapia,即  Cynotilapia sp. 'elongatus mbenji blue' [亮蓝长身 MBJ 黄尾] (mbenji 岛)、  Cynotilapia sp. 'elongatus taiwan' [赤伦度蓝斑马]  [3] (Taiwanee Reef),  Cynotilapia sp. 'elongatus mdoka' [亮蓝长身姆多卡] (Mdoka)和  Cynotilapia sp. 'elongatus ndumbi' [棕褐长身恩顿比] (Likoma Island)。C. sp. 'elongatus ndumbi' 生活在巨大的洞穴和悬岩下。这四种的幼体有时会在岩石上啄食 aufwuchs,但成体则完全以水柱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这四种鱼以前都被归为细长 P. elongatus 组(见第 24 页),但它们的单尖牙和浮游生物捕食习性使它们更有可能是 Cynotilapia 的成员。

【万宝鱼注】  [1]  原来的 Cynotilapia afra 现改名为 C. zebroides,而 C. zebroides 的地理变种较多,所以中文名的“阿芙拉斑马”是一个统称,并不是一个具体品种的名称;具体品种的中文名根据地理变种不同有称:阿芙拉蓝斑马、阿芙拉白顶和阿芙拉黄顶等,详见→C. zebroides 部分 [2]  原来的 Cynotilapia afra 已改名为 C. zebroides,而把另外两个物种 C. sp. 'black eastern'和 C. sp. 'mbamba'统一改名为 C. afra。同时为便于区别,将原来的 C. sp. 'black eastern'的中文名称为东部黑阿芙拉,而 C. sp. 'mbamba'的中文名称为姆邦巴阿芙拉。[3]  2016 年改名为 Cynotilapia chilundu [赤伦度蓝斑马] 。

〖翻译说明〗为避免歧义,AI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翻译;物种的中文名用小一号字体以 “ [中文名] ” 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