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nochromis
在岩石栖息地的 mbuna 中代表性较强的是 Melanochromis 属。最初,这个属包括了所有拥有扩大的咽齿和外颌双尖牙的 mbuna。后来,Trewavas(1984 年)将定义修订为只包括拥有水平条纹的细长物种。该属随后被 Tawil(2002 年)和 Konings-Dudin 等人(2009 年)重新定义。当前的诊断主要基于基本的黑色素模式,即浅底色上有两条黑色水平侧边条纹。第二个诊断特征是繁殖雄性的颜色模式反转:在许多物种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体(雄性和也许还有老年雌性)的黑色区域会重新分布(反转)(Tawil 2002 年)。在九个物种中,包括模式种 M. melanopterus ,基本模式总是在幼体和雌性中可见,但在成年雄性中会发生反转,即繁殖雄性的主体颜色变成很深的蓝色、棕色或黑色,而原来两条黑色条纹变成了两条浅色条纹(白色、黄色或蓝色)。在某些物种中,这种反转是不完全的(见第 152 页)。这种与性别相关的色纹模反转式在马拉维慈鲷中是独特的。
一些以前被归入此属的物种,例如 labrosns、joanjohnsonae、johannii、interruptus、perileucos 和 cyaneorhabdos,与反转组的成员关系不紧密,已被转移到 Abactochromis(Jabrosus)、Labidochromis(joanjohnsonae)和 Psendotropheus(其余的)(分别由 Oliver & Amegard(2010 年)、Konings & Stauffer(2012 年)、Tawil(2002 年)完成)。
还有两个物种也显然属于 Melanochromis 反转组,但它们的色纹模式由纵向条纹和垂直条组成。它们是 Melanochromis baliodigma (之前是 M. sp. 'blotch')和与之密切相关的 Melanochromis sp. 'robustus mbenji' ,将在另一章中讨论(见第 218 页)。
Melanochromis loriae [萝莉凤凰] (之前被称为 M. parallelus,见下文)和 Melanochromis heterochromis [海特罗凤凰] (关于这个物种以及曾被认为是其同物异名的 M. vermivoms 的形态,见第 284 页讨论)都生活在无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中,并表现出明显的性二态。Konings 和 Stauffer(2012)发现 Johnson(1975)在描述 Melanochromis loriae 和 M. chipokae 时,将所附的彩色照片错误地对调了(见第 217 页)。Johnson 还错误对调了这两个物种的雌性标本。(后来发现)Johnson(1975)对 M. chipokae 雌性副型标本的描述(颜色和测量学特征)与 M. loriae 匹配,而他对 M. loriae 雌性副型标本的描述和形态学特征则与 M. chipokae 匹配。但 Johnson 的出版物未被 Burgess 和 Axelrod(1976)注意到,他们在描述 Melanochromis parallelus 时没有将其与 Johnson(1975)的物种进行比较。后经形态学比较,Konings 和 Stauffer(2012)确定 M. parallelus 与 M. loriae 为同一物种,因此 M. parallelus 是 M. loriae 的次异名。
M. heterochromis 和 M. loriae 都是杂食性的,主要以藻类为食,但也会捕食无脊椎动物。当浮游生物丰富时,它们还会与其他慈鲷一起在水柱中觅食。潜水者搅动泥沙时可能会吸引它们中一些成员的注意。这两个物种都是机会性觅食者 [1] ,但我观察到 M. loriae 展现了另一种最引人注目的觅食行为。Eccles 和 Lewis(1976)描述了少年期的 Docimodus evelynae 的清洁行为,它们以附着在较大的 haplochromines 上的真菌和寄生虫为食(见第 174 页)。雨季后,进入许多物种的重要繁殖期,一些较大的 haplochromines 的鳍或鳞片受损,或背部附有锚形虫。受损区域被真菌覆盖,阻碍了快速愈合。我曾多次观察到成年雌性的 M. loriae 从较大的 haplochromines 身上清除真菌和锚形虫。在任何情况下,受影响的鱼都会靠近“清洁者”,通过侧卧或倾斜、头部朝上的位置,明确表示它希望得到“治疗”。也在任何情况下,首先呈现的是背鳍。然后雌性 M. loriae 会大力地清除真菌或寄生虫并将其撕下。尽管这明显地伤害了“客户”,但它仍然保持正常的位置。当其所有伤口被清理干净后,可能需要超过一分钟的时间,较大的 haplochromine 会恢复正常的游泳姿势并消失。没有观察到海洋鱼类中常见的清洁站 [2] :工作完成后,雌性 M. loriae 也会从现场消失。George Turner(pers. comm.)曾经在一块小石头上发现了一只少年期的 M. auratus,这块石头位于 Copadichromis 物种的繁殖群落边缘。观察到几种 utaka 和岩居物种正在被清洁,这些都是大型 haps,从未有 mbuna。有趣的是,M. lepidiadaptes 因其一些标本的胃内容物包括鳞片而得名(Ribbink 等人,1983b),它看起来与 M. loriae 相似,可能是从清洁其他慈鲷而演化出的食鳞习性(见第 150 页进一步讨论)。
M. loriae 在湖北部有广泛的分布,发现于西北岸,从 Kande 岛到 Mphanga 岩石(不包括 Chitande 岛及更北部),以及湖东侧的 Cobwe 和 Lutara 礁(Manda 以北)。它还在 Likoma 和 Chizumulu 岛周围发现,但在 Taiwanee 礁未发现。它还被引入到 Thumbi West 岛。
【万宝鱼注】 [1] 机会性觅食者(opportunistic feeder 或 feed opportunistically)是指看到有什么机会就随时觅食,没有特定的觅食目标、没有食物特化性的那类慈鲷。 [2] 所谓海洋清洁站,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皮肤保养和治疗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去除寄生虫、死皮以及伤口附近溃烂的皮肤和细菌。清洁站主要由一些小鱼小虾组成,它们在特定位置聚集,常见于珊瑚礁的缝隙中,有时也在大片漂浮的海藻下。这些聚集区就像清洁站中的“工作人员”,吸引其他较大型的海洋生物前来接受服务,而清理下来的“废物”则成为它们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