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为主的Labidochromis
Labidochromis属包含了一组颜色非常鲜明但体型小且单独出现的物种。所有这些物种都是食虫性的,穿梭于栖息地中,从不在任何特定地点逗留。它们被其他大多数的领地物种所容忍,并偏爱黑暗的洞穴,检查洞顶以寻找偶然的猎物。
这一群体中最著名的物种是 Labidochromis caeruleus [非洲王子] [1] ,分布范围非常广泛,覆盖了湖泊北半部,并在东西两岸都有发现。在马拉维,它从Chirombo Point到Charo都有分布。在湖的另一侧,它的分布更广:从坦桑尼亚的Cape Kaiser到莫桑比克的Londo。这一大片区域包含了许多地理变种,其中之一,所谓的"Yellow Labidochromis"或" Electric Yellow ",已成为湖中最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鱼类之一。这种鲜艳的橙黄色变种分布在Charo到Lion's Cove之间,深度为20米。然而,并非所有Charo到Lion's Cove之间的种群都有黄色变种。在Nkhoso Point的L. caerulens种群,位于Ruarwe湾北部的海角,呈纯白色。在Lion's Cove,一条非常狭窄、深的海湾,位于Nkhata Bay以北约25公里处,有两个不同的种群:北部湖湾的种群比南部、湖湾的种群呈现更多的黄色,南部的种群上半身黄色,下半身白色。在Lion's Cove以南几公里的Kajizingi以南,所有已知的种群均为纯白色。
20世纪80年代初,Pierre Brichard在瑞典获得了一些黄色形态的标本,并在布隆迪进行繁殖。1986年,他将其作为"Labidochromis Tanganicae"投放市场,从而在爱好者中引起了巨大的混淆。从那以后,这种mbuna成为了水族爱好者的主要品种,供应给爱好者的数量可能是湖中总种群的百倍至千倍!
一些L. caeruleus 的标本被捕获时发现具有肥大的咽齿,胃内容物分析显示这些个体一直以蜗牛为食。Lewis(1982)在对Labidochromis进行修订时讨论了L. caeruleus 可能存在两个亚种群并可能遗传隔离的可能性。一个种群可能留在岩石栖息地,以昆虫和其他软体猎物为食。这一种群的个体拥有纤细或微增大的咽骨齿。另一个种群可能主要生活在Vallisneria(水兰)床中,并以软体动物为食。其成员具有强健的咽骨和和扩大的臼齿。
在L. caeruleus 的单个种群中,可能有些个体在背鳍中带有黑色的次边缘带,而有些则完全为白色。这种多态性不应被视为特定变异 [2] 。每个邻近种群的个体颜色图案都有逐渐变化。在坦桑尼亚,最北部的种群完全为白色;在Lundu,雄性头部有黄色斑块;在Thumbi Point,雄性全身带有蓝色色调;而在Liuli,种群呈现出在白色身体上有条纹的程度,这一特征在Hongi和Lundo岛的种群中更加明显。在莫桑比克的Liutche,这些条纹几乎消失了,在Londo的L. caeruleus 则是白色,背鳍中带有黑带。在马拉维的Nkhata Bay也发现了混合种群(背鳍中带或不带次边缘带)。
在Nkhotakota附近的Jalo礁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物种, Labidochromis sp. 'caeruleus jalo' [杰罗王子] ,它类似于L. caeruleus 的条纹形态,但鼻部更尖。它可能也与Mbenji岛和Nkhomo礁(第216页)的L. ianthinus 密切相关,但后者看起来更加健壮,且更常出现在中间栖息地。L. sp. 'caeruleus jalo' 从岩石洞穴的天花板和墙壁上觅食,所见的少数个体都在大约25米深处发现。
在Chizumulu岛, Labidochromis chisumulae [赤苏姆拉王子] 栖息在富含沉积物的岩石栖息地,其行为与L. caeruleus 完全相同。在莫桑比克的Mbweca和Tumbi Point,我发现了一种看起来介于L. caeruleus 和L. chisamiilae 之间的物种,我称之为 Labidochromis sp. 'chisumulae mbweca' [姆威查王子] 。这些种群的存在表明L. chisumulae 和L. caeruleus 非常密切相关。
【万宝鱼注】 [1] Labidochromis caeruleus [非洲王子]是非常著名的mbuna,虽然学名一样,但由于出现多个地理变种,所以出现了许多中文名称,比如全白品种(白马王子)、黄白品种(黄背白王子)、黑纹品种(黑纹白马王子)等,详见→Labidochromis caeruleus部分。 [2] 特定变异(specific variation)指物种内部由于地理位置或环境差异而导致的不同个体或种群之间在特定特征上的变化或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