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坦湖的伊桑加地域(Isanga)看三湖慈鲷的独特性、稳定性和多样性
来源:原创 作者:万宝鱼 日期:2019-04-18
【序】
慈鲷科(cichlid,又称丽鱼科)是世界上进化得最为成功的鱼种之一,而地处东非大裂谷的三大湖泊(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里面的慈鲷以其靓丽又淡雅的外表、独特又多样的体态、丰富和先进的繁殖方式更是成为慈鲷科的杰出代表。
熟悉三湖的鱼友都知道,除了维多利亚湖之外,马拉维湖(简称马湖)和坦噶尼喀湖(简称坦湖)都有一个特点,湖区呈南北长东西狭的特点,东西距离平均不过40公里左右(详见主题上的图片)。但我们会发现,在那么窄的湖区里,即使是品种相同,东面的三湖慈鲷和西面的三湖慈鲷其特征、体色会有所不同。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因为毕竟有40公里的距离),那么我们看东面坦桑尼亚一侧南北方向的三个地域,以萨马兹(Samzi)、木兹(Muzi)和卡桑加(Kasanga)为例,两地直线距离也就4~7公里左右,都是坦鲷蝴蝶摩利类(Tropheus Moorii)品种,但体色却不一样。
这样,就带给我们一连串问题:
1)这么短的距离,发现的三湖慈鲷却不一样,难道牠们不会游过去吗?
2)为什么很多相同品种只是地域不一样,就会导致形态(主要是体色,少数还有斑纹)也不一样?
注:比如下图的马湖慈鲷Aulonocara属马拉金(A. stuartgranti ‘Maleri’)不同的地域表现
3)三湖的水质呈碱性,水底鲜有水草,多为矿物质沉淀物,那慈鲷们是靠什么维生的?
4)整个三湖(主要是马湖和坦湖)水域,为什么只要是水(当然是含氧的水)的地方,就有三湖慈鲷的身影,而不管其地貌多么的恶劣、食物多么的匮乏。
1、栖息地(habitat)
其实,我更喜欢用“生境”这一概念,因为它的字面意义更加正确。
那么先百度一下生境的概念:生境(habitat)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无机盐类等非生物因子和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生物与生境的关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为便于通俗理解,我们还是用栖息地的概念吧。
这里,我们将坦湖作为三大湖泊的代表来进行解说。
坦湖是从远古时代由海变湖的,其水质呈碱性,且矿物质含量极高。地壳的变化使坦湖从湖岸到湖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科学家(主要是鱼类学家)从三湖慈鲷对这些地貌的适应程度及其形态特点,分成10种类型的栖息地(详见第5部分的《伊桑加(Isanga)地域和它们的慈鲷》)。
长期的进化,使得坦湖慈鲷可以承受一种栖息地、一种食物(而不管这种食物是多么恶劣和难以下咽)就能够生存、繁衍并形成种群。以至于我们可以从捕获的一种慈鲷来推算牠可能的栖息地;反过来也可以从一种栖息地来推算出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慈鲷。
2、栖息地旁的“隔离带”
从本质上来说,坦湖慈鲷全是底栖鱼类(其他的马湖和维湖也不例外),牠们必须依靠湖底的栖息地类型而生存(包括在开阔水域的剑沙),离开了牠们的栖息地,往往就无法生存。而决定牠们留住栖息地的主要因素就是食物,其次是可供庇护的场所,第三是尽量避免与其牠品种进行竞争。牠们这种栖息方式被称作“条件限制型”。
如果所居住的栖息地旁边是个不适合牠们迁移的场所(当然可能适应其牠慈鲷栖息),那么本地“居民”就不会贸然迁移(否则无法生存)。那么,这个不适合迁移的场所,就变成了本地“居民”的隔离带,阻止了牠们想再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企图。是啊,在一个地方呆惯了,何必要挪窝呢!
坦湖有10种栖息地类型,而栖息地的本地“居民”可能只适应在1种或2种栖息地上生活。这也就导致了当一种坦湖地域具备各种栖息地条件的话,那么,生活在该栖息地上的三湖慈鲷就不会轻易迁往别处,这样从客观上导致了品种的稳定和整个种群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