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坦湖的伊桑加地域(Isanga)看三湖慈鲷的独特性、稳定性和多样性(2)
来源:原创 作者:万宝鱼 日期:2019-04-18
3、栖息地的“垂直迁移”
从实际距离上看,坦湖东西两岸相隔才40公里左右,坦湖慈鲷难道不能一口气穿越过去吗?!答案是“不能”。
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坦湖慈鲷是严重依赖于湖底栖息类型(通常称为基底)的鱼类,如果牠们想横穿坦湖,也只能沿着湖底移动。而坦湖中央最深处为250米左右,深水中不含氧气,所以也无法穿越。
牠们只能祈祷湖水水位降低到牠们可以穿越过去的程度。事实上,现在在坦湖两岸发现很多相同的品种(尽管有些品种体色等不同),正是史前时期坦湖低水位的时候分布在整条湖岸线上的。当以后水位慢慢上升时,牠们所做的往往是向上迁移,以保持当时在栖息地的水位高度。比如蝴蝶栖息在水深5~10米的水域,当水位上升时,牠们也慢慢向上迁移,仍然保持距水面5~10米。这种迁移方式被称作“垂直迁移(Vertical migration)”。
某天,当牠们醒来,想再次穿越时,深深的湖底已经成为牠们不可逾越的障碍,牠们所能做的唯有望湖兴叹了。
正是由于三湖慈鲷栖息地旁的“隔离带”和“垂直迁移”特性,确保了三湖慈鲷种群的繁衍和稳定。
4、食物和繁殖的多样性
其实坦湖是个相当贫瘠的湖泊,高矿物质、高碱性和高硬度的水质,使极大多数的水草无法生长,这与南美的亚马逊流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成千上万年的进化,在大自然淘汰了很多生物的情况下,让那些原本属于海鱼的慈鲷们,慢慢地适应了坦湖的生存条件和栖息环境。当然,牠们可能放弃了原先那种只吃动物或植物的方式,而改为能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能吃的,创造条件也要吃——改变自己的牙齿构造、咀嚼习惯和肠胃结构;同时,有相当多的三湖慈鲷具备滤沙功能——即将湖底的沙子吃进嘴,然后将沙子从鱼鳃过滤出去,而将混在沙子里的生物吃掉。上述种进化种,使得坦湖慈鲷变成了湖中石头不能吃、沙子不能吃、泥土不能吃,剩下全能吃的“大饕”。
让我们看看牠们的食物种类:植物(水草极少,那就吃藻类)、甲壳类动物(如果能遇到虾之类的,算是美餐了)、昆虫及其幼虫、无脊椎动物(水蚤等)、浮游植物、浮游生物、鱼的鳞片、贝类、鱼、各种腐败有机物等。
三湖慈鲷的另一绝就是口孵繁殖(Mouthbrooding)。虽然这种繁殖方式也体现在其牠少数鱼类上,但能够集中体现的非三湖慈鲷莫属了。几乎100%的马湖慈鲷和维湖慈鲷通过口孵方式进行繁殖,70%的坦鲷也采用这种先进的繁殖方 式。即使是基层繁殖(Substrate brooding),有些坦湖慈鲷也其将改进为洞穴繁殖和空贝繁殖(即利用空的贝壳作为自己的繁殖场所)。
口孵繁殖是将那种广种薄收的基层繁殖方式,进化到口中繁殖,从而确保了鱼苗的安全和质量。
可以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三湖慈鲷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处于基本封闭的三大湖,保证了其湖内的慈鲷品种90%以上为湖区独有。
独特的栖息地和湖区基底,造就了三湖慈鲷种群的稳定性。
多样的食物结构和栖息地类型,造就了三湖慈鲷各式各样的体形和色彩。
5、伊桑加(Isanga)地域和它们的慈鲷
本文,我从坦噶尼喀湖的赞比亚伊桑加(Isanga)地域为例,来细说三湖慈鲷的独特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伊桑加(Isanga)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普通地图是找不到这个地方的。它位于坦噶尼喀湖的东南面接近南端的地方,属赞比亚。选择伊桑加(Isanga)是基于下面的理由:
● 地形、地貌丰富,包含了坦湖全部的10种栖息地(学术用语叫生境,habitat)
注:其实坦湖的大多数地域都包含多种栖息地
● 小的地域尚且可以稳定一系列种群并具有独特性,那么大的地域(比如坦桑尼亚的奇果马(Kigoma))就更不用谈了。
● 其周边(指南北方向)就有多个有名的地域,比如南面的赤图塔(Chtuta)、西南面的鳄鱼岛(Crocodile Island)以及有名的木桶威(Mutondwe),还有北面的卡桑加(Kasanga),但伊桑加(Isanga)的慈鲷品种和那些地域不尽相同,相反可能更多而又独特。
● 本人对来自伊桑加的慈鲷品种情有独钟,从体形娇小的伊桑加向日葵(Xenotilapia sp. ‘papilio sunflower’ (Isanga))到体形较大的金头蓝波(Cyathopharynx furcifer (Isanga)),还有作为提灯代表的经典蓝帝提灯(Ophthalmotilapia ventralis (Isa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