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资讯

MENU

三湖知识及通论

坦噶尼喀湖的水族历史及其生态面临的威胁

来源:摘自《CICHLIDS NEWS》(2018年第2期) 作者:Wolfgang Staeck   日期:2025-02-15



(翻译:Deepseek-R1)

       国际基金会 Global Nature Fund(GNF) 自2004年以来一直关注特别脆弱的水体,并宣布坦噶尼喀湖为“2017年度受威胁的湖泊”。正因如此,我们回顾了该湖的水族历史。尽管其规模宏大,对坦噶尼喀湖的探索却始于令人意外的较晚时期。最早抵达湖岸的欧洲探险家是英国人 Richard Burton 和 John Speke,他们于1858年到达。1869年2月,苏格兰探险家 David Livingstone 来到该湖;两年后,Henry Morton Stanley 在今坦桑尼亚的偏远村庄 Ujiji 的东北岸找到了失踪的 Livingstone。


第二大内陆湖

       坦噶尼喀湖长度超过670公里(416英里),宽度近80公里(50英里),平均深度570米(1870英尺),最大深度约1470米(4820英尺),面积近33,000平方公里(12,740平方英里),按水量计为世界第二大内陆湖(Fryer & Iles 1972)。湖岸线长约1,900公里(1,180英里),其中约40%为岩石,30%为沙滩,20%为岩沙混合区,10%为沼泽地。该湖年龄通常估计为1200万年,也有学者认为介于200万至2000万年之间。该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海拔773米(2,535英尺),处于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四国之间。中西部海岸的 Lukuga河是其唯一出水口。

        坦噶尼喀湖处于气候带中,5月至8月为旱季,9月至次年5月为雨季。表层水温为24°C至28°C(75°F至82°F),底层水温为23°C(73.5°F)。湖水异常清澈,水下能见度可超过20米(65英尺)。湖水pH值介于8.6至9.2之间,呈碱性,电导率为606至620 μS/cm。由于水深100-200米(330-655英尺)以下无氧气,这些区域无法供鱼类生存。


初次探索

       坦噶尼喀湖的首批鱼类标本于19世纪末被送往欧洲。1889年,鱼类学家 Günther 描述了首批四种坦噶尼喀湖慈鲷,标本由英国传教士 Hore 提供。1895至1896年间,J. E. S. Moore 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了更多物种,随后由 Boulenger 进行描述。其中三份标本被用于1898年对 Tropheus moorii 的科学描述。近半个世纪后,1947/48年的比利时水生生物考察队对该湖特有鱼类提供了大量新见解,并深化了对其慈鲷及自然栖息地的认识。此次考察发现了40多种新慈鲷,后由 Poll(1956年)描述。如今已知该湖有近300种特有鱼类,分属50多个属。


首次慈鲷出口

       1958年,水族爱好者首次关注到坦噶尼喀湖及其慈鲷。当时,汉堡水族商店店主 Griem 首次从湖的西北岸向德国进口了几种活体慈鲷(Ladiges, 1959)。彼时,水族爱好者对这些慈鲷的生态和湖中生存条件知之甚少,因此除少数例外,多数物种因饲养不当迅速消失。

        例外之一是小型黄色的 Julidochromis 物种(当时误鉴定为 Julidochromis ornatus),它成为极受欢迎的水族鱼。另一例子是 Tropheus sp. "Bemba",其种群(当时称为“橙色变种”)被 Wickler(1963;1965;1969)用于行为学研究。

        约十年后,坦噶尼喀湖慈鲷第二次被进口至欧洲。1960年代末,Pierre Brichard(自1950年代起从刚果金沙萨出口观赏鱼)迁至布隆迪。1970年代初,他在布琼布拉创立了著名的 Fishes of Burundi 公司,开始向全球出口坦噶尼喀湖慈鲷。

        当时,Misha Fainzilber 拥有达累斯萨拉姆的 Silversands 酒店,其渔民在酒店前的礁石和小岛捕捞珊瑚鱼出口至欧洲。得知布琼布拉的 Pierre Brichard 成功出口坦噶尼喀湖鱼类后,他决定尝试从坦桑尼亚的 Kigoma 进行同类贸易。1974年春,他首次采集时发现 Tropheus duboisi 不仅分布于刚果西岸,也见于东部的 Kigoma。几周后,我独立访问 Kigoma 并确认此发现(Staeck, 2017)。

        此后数年,Fainzilber 零星向德国出口少量坦噶尼喀湖慈鲷,包括中断15年后的首批 Tropheus duboisi。但他从 Kigoma 出口的尝试并不成功,因将鱼从湖边运至达累斯萨拉姆困难重重:火车需耗时超36小时,且无定期航班。Fainzilber 的渔民于1979年首次发现湖中存在贝壳栖居的小型慈鲷。当时,一些德国人尝试从坦桑尼亚(Klaus Grom)或赞比亚(Als Dickfeld)出口,但因湖区与达累斯萨拉姆及卢萨卡国际机场间缺乏可靠交通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