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一个以沙地为主的栖息地,在岸边沙砾、沼泽和岩石交替出现,藻类不多,无安全躲避的场所。
由于缺乏安全的庇护场所,再加上藻类不多,所以岩栖类较少到此活动。但由于沙地和沼泽共存,贝壳类动物众多,而马鲷中以空贝壳作为居栖场所的Pseudotropheus livingstonii(马鲷P属栖贝类)和Metriaclima lanisdcola(马鲷M属栖贝类)就生长在这里,还有我们熟悉的金帆(Pseudotropheus sp. 'Acei')。
马拉维湖中还有一个深水区域,对这一区域的岩栖知之甚少,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了解各种栖息地类型,有助于我们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去进行模仿,让岩栖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和自然,也更加安全。
大多数三湖鱼友都知道,岩栖类主要的食性是植食性,即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由于马拉维湖水质的高碱性和高硬度,不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所以这里的植物主要是指藻类——生长在各个石头表面上的藻物。
而藻类不像其它植物那么好啃食、那么好消化,于是大多数岩栖类的肠道进化得又细又长。这样,就可以将不那么好消化、不那么好吃的藻类,通过肠胃的蠕动,转变成可以吸收、消化的营养。为了刮食藻类,岩栖类的牙齿也进化成板刷状了(见图),这样,就很容易地将对岩石上的藻类刮刷下来。
漫长的几乎全部由岩石组成的马拉维湖岸线,再加上充沛的阳光、适宜的水温,使藻类遍布于阳光可以达到的任何地方。只要有藻类的地方,总能出现岩栖类的身影。马拉维湖的勃勃生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岩栖类带来的。
马拉维湖虽然食物瘠贫,但浮游生物也无处不在,同时,甲壳类动物(比如虾)也分布广泛。湖中的浮游生物对各类幼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指望幼鱼也能吃藻类),这是牠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而甲壳类动物则是岩栖动物蛋白的来源(尽管岩栖主要是吸收植物蛋白),它成了岩栖类的辅助食物。
在湖底,还有大量沉积物的存在,沉积物本身以及躲藏在沉积物下面的生物,则成了以湖底沉积物作为栖息地的岩栖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比如非洲王子类(Labidochromis caeruleus)。我们在标注这种岩栖的 “食性”时,会以“杂食性”来加以说明。
岩栖类中还有一种啃食鱼鳞片的品种,牠叫“门特食鳞鲷”(Genyochromis mento)。
从岩栖类食物的来源和分布范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品种和雌雄的分辨
正由于岩栖类在马拉维湖的广泛分布,使得牠们的品种繁多,而有些品种会让我们傻傻地分不清(包括我)。
鱼的分类中,通常不根据鱼的外形、习性来分,而是根据鱼的形态、生态、生理、骨骼、化石演化等方面来进行分类,这就是自然分类法。
我们看上去两条外形差不多的鱼,我们以为是同一点品种,其实有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在《在自然栖息地里的马拉维慈鲷》(Malawi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里,开始的几页里通常都有三湖慈鲷的牙齿结构。是的,不同的牙齿结构决定了他们就是不同的品种和属类,那怕外形和习性看上去都差不多。整个三湖慈鲷中,只有岩栖类有这个特点。
当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成鱼的体型大小来大致做一个判断,比如Cynotilapia属的大多体型较小,属马鲷岩栖类中体型最小的品种(通常尺寸8~11cm),Labidochromis属、Melanochromis属为体型中等的岩栖(通常尺寸10~13cm),Metriaclima属、Labeotropheus属、Pseudotropheus属和Tropheops属为中大型的岩栖(通常尺寸12~15cm),而Petrotilapia属就属于体型大型的岩栖了(通常尺寸15cm以上)。当然在同一个属类中,也有体型不一的,尤其是Pseudotropheus属。
和极大多数的HAP类、孔雀类不同,一部分岩栖类的性态有时并不像牠们那般明显。有些我们常见的岩栖类本身就是雌雄同态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非洲王子、特蓝、金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