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岩栖类的雌雄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体型:通常雄性岩栖的体型比雌性的略大一点;
-- 打架:通常打架的多是雄性,追逐对方的通常也是雄性;
-- 发色:即使相同的体色,但雄性的体色会浓烈一些,尤其是发情时,鳍端还会发黑(这几乎是所有雄性三湖慈鲷的特点)。
-- 泄殖器:即通过观察岩栖雌雄的泄殖器不同,来鉴定性别。这个问题很专业,以前有专门的文章来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2、 人工环境中的岩栖类
岩栖的人工饲养,应该比其牠任何三湖慈鲷都要早。一些即使并非三湖鱼友,可能也会弄个鱼缸来饲养岩栖(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岩栖)。而一些三湖鱼友对三湖慈鲷的爱好,可能也是从饲养岩栖类开始的(比如我的第一个三湖慈鲷缸)。
1) 我眼中的岩栖类
还是回到我在序言中所说,国内三湖爱好者中,专养岩栖类的并不是很多。这大概有下面几个原因:岩栖类比较难养,打斗厉害;岩栖类比较大路货,体现不出档次;岩栖类体态和颜色变化不多,不喜欢……
慈鲷类本身都有地域意识,岩栖类尤其喜欢打斗,在马湖这个贫瘠之地,食物、配偶等都必须争抢。所以,打斗成了岩栖类的常态。但也正因为于此,岩栖类是鱼缸里最活跃、最不安分的种群(和岩栖有一拼的还有坦鲷蝴蝶),上窜下跳、东逐西逃,浑身充满活力。你如果不想死气沉沉地生活,那就多看看岩栖吧;你如果不想得忧郁症,那就饲养岩栖吧。
岩栖类由于容易饲养和繁殖,所以就很容易流入普通养鱼者的缸里。于是市面上几块钱1条岩栖大行其道,长期的繁殖再繁殖,造成品质退化。这样,客观上也造成了品系好的岩栖问津者少。但高品质的岩栖类还是很值得饲养的,这几年,感觉饲养岩栖类慢慢多了起来,也证明了鱼友对岩栖类的接受正向好的方面发展。
由于岩栖类多生活在与岩石相关的区域,大多数的体型都进化成圆棒状(或类圆棒状),便于穿梭,便于摄食,造成了体型的单一(与坦鲷相比),我们可以把此看作是物种进化的结果。但岩栖类的体色还是比较多变的,常见的有蓝色、黄色(金色)、灰色,也有少部分有红色、橙色、咖啡色、紫色和黑色。如果你喜欢海水缸,那一缸的岩栖再配以装饰用的珊瑚石,是最像海水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