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资讯

MENU

坦鲷及其饲养

饲养 'Lamprologus' callipterus(凯利贝)的体验(3)

来源:摘自《CICHLIDS NEWS》(2019年第2期) 作者:Don Danko   日期:2025-01-10


贝壳游戏

       野外的 'L.' callipterus(凯利贝) 雄鱼喜欢收集很多 Neothauma 贝壳,建造一个大型繁殖群落,自己坐镇“城堡”并加以防御。据观察,雄鱼会从其他雄鱼那里“偷走”贝壳以壮大自己的“帝国”。我确实见过雄鱼在缸里把贝壳往前推几英寸,但从未亲眼见到它们真把贝壳叼起来运到另一处。为了能拍到它们“搬家”的瞬间,我曾故意把雄鱼聚拢的贝壳移到远离它地盘的地方,想诱使它搬回来然后拍照。可第二天早上总会发现,有些或全部贝壳已被运回原处,但我长时间守候也没拍到那关键画面。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丹麦的 Henrik Malchau 就拍到了他家雄鱼真的把贝壳叼着走,他愿意让我用那张照片来补充本文。


繁殖 'L.' callipterus(凯利贝)

       我自己繁殖 'L.' callipterus(凯利贝) 的经历是:雄鱼先划定一个领地,并将一些贝壳搬过去。大约一两天后,就有一条雌鱼开始待在这个雄鱼的领地里,维持一周或更久,随后那条雌鱼就不怎么出现了,我猜它大概率在某个贝壳里产卵。为了留一些幼鱼做“后备”,我通常会等上5天以上,然后将所有贝壳的内容倒进一个小容器里查看,找出那只藏有鱼卵的贝壳。这时候往往能捞到大约30条幼鱼,它们刚开始自由游动。我会把原缸的水舀一些到一个5加仑(19升)的饲养缸,然后将幼鱼放进去,再投放一个海螺壳让它们躲藏。平时我每天喂它们两次去壳丰年虾,它们在这食物上长得很好,持续约两个月,体长就能达到1/2到3/4英寸(12.5-20毫米)。之后,我会把它们转移到一个20加仑(75升)的长缸让它们继续成长。

        写下这篇文章时,它们大约已经一岁大,身长介于1.5-2.5英寸(3.8-6.4厘米)之间,尚未繁殖。不过一些雌鱼似乎已逐渐达到性成熟,会与缸里那条成年大雄鱼产生互动,偶尔也会躲进雄鱼领地内的某只贝壳里。

        有文献报道过它们存在“矮种雄鱼”(dwarf males)或“潜入型雄鱼”(sneaker males),但我自己还没在缸里确认见到。听说这些小雄鱼跟雌鱼一样大小,会趁大雄鱼忙于守护领地时偷偷溜进产卵区,在大雄鱼没注意的时候给鱼卵授精。希望我现在养的这一批小鱼里能出现这种“偷偷摸摸”的雄鱼,这样就能现场观察到它们如何延续基因了。


结论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你对这个有趣的“贝壳收藏家”——'L.' callipterus(凯利贝) 产生饲养的兴趣。如果你真的开始饲养,相信你会发现它们趣味十足、观赏价值极高。如果繁殖成功,因为它们每次产卵数量不算太多,而且在爱好者群体里也不算常见,幼鱼往往也相当抢手。祝饲养顺利!


参考文献

--Konings, A. 2015. 《坦噶尼喀自然栖息地的慈鲷(第三版)》。慈鲷出版社,埃尔帕索,德克萨斯州。
--Poll, M. 1956. Poissons Cichlidae. 《坦噶尼喀湖的水文生物学探索(1946 - 1947)》 - 科学研究。
--Stiassny, M. 1997. 《非洲 lamprologine 慈鲷的系统发育综述》 (Teleostei, Cichlidae): 形态学的观点。南部非洲科学杂志,23(3):5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