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 mbuna
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 Melanochromis labrosus (Trewavas 1935)是否实际上是 mbuna。显然它不属于 Melanochromis,因此 Oliver & Arne-gard(2010)描述了一个新的单型属 Abactochromis,为 labrosus 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家,但是否为 mbuna的问题更难回答。
在 Chitande 岛,我曾发现一个橙色的 Abactochromis labrosus [厚唇朱古力] (见下一页照片),这可能是这种通常为棕色的物种多色现象的证据。多色现象出现在 mbuna 中,但在马拉维湖的 haps 中尚未发现,尽管 Conte 等人(2015)发现涉及 OB 形态的基本基因似乎存在于他们检查的所有马拉维慈鲷中。
Oliver & Arnegard(2010)建议,A. labrosus 与 Labidochromis 物种最为相似,当我们比较食虫 Labidochromis(如 L. caeruleus,见第 142 页)与 A. labrosus 的觅食行为时,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唯一的觅食行为差异是 A. labrosus 通常留在岩石洞穴的阴暗处,很少冒险进入开放区域。
A. labrosus 在湖中四处出现,但最常见于岛屿和 Ruhuhu 河以北的东北湖岸。这种分布模式是一个具有狭义定义特化的古老物种的特征。肉质和回弯的尖嘴唇是这种 mbuna 的主要特征。两性都是深棕色的,但雄鱼可能有覆盖棕色底色的红色光泽。另一个在其他 mbuna 中很少见的特征(除了食虫 Labidochromis 物种外)是强烈侧向压缩的身体。与坦噶尼喀湖的 Altolamprologus compressiceps 类似,这种适应使鱼类能够穿过岩石之间的狭窄缝隙。柔软的肉质嘴唇用来封住缝隙,同时将猎物从其藏身处吸出。Oliver & Arnegard(2010)建议这些嘴唇具有增强的品味能力,但正如我在第 164 页所解释的那样,这似乎不太可能。像其他侧向压缩的慈鲷(如 Lichnochromis acuticeps、Protomelas ornatus)一样,它主要从洞穴内的水平裂缝中觅食。在穿过这些裂缝时,它会在进入前转身侧着身子。A. labrosus 在洞穴中进出,寻找小型 mbuna 和无脊椎动物。雄鱼不捍卫产卵场,但当两个同种相遇时,无论是雄鱼还是雌鱼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捍卫觅食场所)。
厚唇 haps
haplochromines(非 mbuna)在过渡栖息地中有着广泛的代表。事实上,这是两组(mbuna 和 haplochromine)的“聚会场所”。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对较大的 haplochromines 有利,因为它们中的许多以 mbuna 幼鱼为食。
Protomelas sp. 'mbenji thick lip' [MB 唇格仔] 是 Mbenji 群岛的特有种。它类似于 P. ornatus(见第 285 页),后者是一种浅层过渡栖息地的物种,在 Mbenji 并不存在,且通常在 10 米以下的深层发现。P. sp. 'mbenji thick lip' 经常以“Haplochromis Labrosus”的贸易名出口。它是侧向压缩的,但不像 P. ornatus 那样压缩,其嘴唇的增厚更类似于 Placidochromis milomo (我从未在 Mbenji 见过)而不是 Protomelas ornatus。亚成体个体特征是具有深色 Protomelas 类型图案,身体下半部是深色的,常见于岛周围。随着该地区观赏鱼采集者的增加,P. sp. 'mbenji thick lip' 似乎受到了滥捕的影响 [1] 。显示繁殖颜色的雄鱼是领地性的,捍卫过渡栖息地中的大洞穴,但很少见到。像 P. ornatus 一样,这种厚唇物种可以长到相当大的尺寸(总长度约 25 厘米),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
Chilotilapia euchilus [厚唇钉公] 是另一种嘴唇明显“过度发育”的 hap。与前一种物种不同,它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C. euchilus 通常在过渡栖息地的沙质部分上方观察到,但从散布在沙地上的岩石中觅食。有时 C. euchilus 在纯沙底的滩网中被捕获。有趣的是,这些从沙质区域来的个体缺乏肿胀的嘴唇,这表明从岩石基质中觅食会刺激后者嘴唇的生长。幼鱼经常在泥岩交界的浅水区发现。这种物种很容易通过银黄色身体上的两条水平条纹与宽条纹的 Placidochromis milomo 区分开来。C. euchilus 很少进入栖息地的深水区,主要在不到 10 米深的水域中观察到。性活跃的雄鱼是完全钢蓝色的,但并不总是表现出领地性。经常发现一对非繁殖的成年个体在一起,似乎在繁殖前有某种仪式,而繁殖则发生在生物群落的岩石部分。C. euchilus 可能与其他厚唇物种有不同的祖先,可能从具有纵向条纹的沙栖慈鲷演化而来。另一方面,其特征性图案可能是为了在沙地上生活而进行的适应,使其与普遍存在的对角条纹 haplochromines(如 Mylochromis 各品种)相融合。
Lichnochromis acuticeps [鸭嘴斜间] 有些厚唇,并且在湖内分布广泛。有时以“Malawi Gar”的贸易名出口。它似乎更像是一个沙栖慈鲷,在散布的岩石中觅食,主要在相对浅水的区域,深度在 5 到 15 米之间。它的行为像一个大的 Abactochromis labrosus,但没有过着隐秘的生活。L. acuticeps 的游动路线覆盖了很长的距离,以相当稳定的速度移动,只有在发现猎物时才停下来。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强烈侧向压缩的身体;头部尤其在从上方看时非常狭窄。嘴部非常尖,肉质嘴唇似乎几乎没有成为嘴的一部分——乍一看,嘴唇似乎是从鱼嘴末端开始的。像其他侧向压缩的物种一样,它将身体旋转 90°,以便进入岩石和沙地之间的狭窄水平缝隙。当它发起袭击时,它用很大的力量推动自己,将头部楔入小岩石之间的狭窄缝隙中。对于 L. acuticeps 来说,厚唇可能更多的是缓冲而不是密封功能。从胃内容物分析来看,它的主要目标是收集昆虫幼虫和小型 mbuna。成熟的雄鱼穿上蓝黄色的繁殖装,并在遇到雌鱼时进行求偶。在野外尚未观察到产卵,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产卵发生在岩石之间或附近的沙地上。
【万宝鱼注】 [1] Protomelas sp. 'mbenji thick-lip' 是受观赏慈鲷收集过度捕捞影响的少数马拉维物种之一。30 年前,带有繁殖颜色的雄性在某些地区相当常见,但如今要观察到带有繁殖颜色的雄性,必须前往从未被观赏鱼收集者造访的更深的礁石。同样,亚成体和成年雌性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遗憾的是,这种物种仍在被捕捞,因为它在市场上需求较高,价格较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