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opharynx heterodon [皇室大粒墨] 已经提到过,是一种小型三斑慈鲷,偶尔作为“Haplochromis Royal Blue”出口,通常仅从 Chizumulu 岛出口,尽管它在全湖范围内分布。这种宽(高)体慈鲷通常在岩石间的沙泥中看到,也出现在沉积物丰富的岩石栖息地的更深处。经常看到繁殖颜色的雄鱼,但很少捍卫领地。产卵发生在小岩石之间的沙地上,有时在一些小石头上。当石头或岩石很多时,雄鱼会在它们之间清理出一个小的水平产卵场。雄鱼繁殖颜色主要是蓝色和黄色相对比例的变化,每个种群都有其特有的图案。湖的东北岸发现的 O. heterodon 有时被称为“Big Spot Tanzania”,其特征是大斑点,而在大多数其他种群中,这些斑点很小。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可以区分北部的大斑点。在我看来,这些种群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O. heterodon。
O. heterodon 的选模式标本 [1] (在 Monkey Bay 获)在背鳍前方有一个黑色斑点,而这是 Otopharynx sp. 'heterodon nankumba' 才有的特征,而在被称为 O. heterodon 的形态中从未见过。因此,可以通过对模式标本的正确检查(我只有选模式标本的照片)和与模式产地新鲜标本的比较,来表明 O. sp. 'heterodon nankumba' 实际上就是 O. heterodon。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为那些被误认为是 O. heterodon 的物种重新命名,前提是它被证明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在 Lundo 和 Hongi 岛及沿 Liuli 和 Thumbi Point 周围的湖岸(所有地点在坦桑尼亚),过渡栖息地中有另一种与 O. heterodon 相似的三斑慈鲷,即 Otopharynx sp. 'heterodon longnose' [皇室长嘴粒墨] 。它的嘴比 O. heterodon 长得多,但这两种物种显然密切相关——且不同域分布。O. sp. 'heterodon longnose' 在浅水中相当常见,领地性雄鱼在较深的水域(7 至 15 米之间)捍卫其领地。由于其对于 Otopharynx 来说具有不寻常的长嘴,让经销商和水族爱好者感到困惑,他们给这个物种起了“Maravichromis Three Spot”的贸易名。虽然它表现出通常作为地理变异标志的雄鱼颜色图案的差异,但形态上的差异同样可以被视为地理变异,因此 O. sp. 'heterodon longnose' 可能是 O. heterodon 的地理变种。但在这一观点得到其他(形态或行为)数据支持之前,暂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物种。
在湖的最北端 Ikombe 附近,在过渡栖息地中发现了一只类似于 O. heterodon 的雄性小慈鲷。只见到了一只雄鱼,身体上有三个小斑点。而最近发现的在 Lumbila 的 O. heterodon 种群具有大斑点,因此我称 Ikombe 的形式为 Otopharynx sp. 'heterodon ikombe' [依孔贝皇室粒墨] 。
最近,Laif DeMason(2015)介绍了一种来自坦桑尼亚的慈鲷,似乎属于 Otopharynx,但形态上类似于 Mylochromis sp. 'lateristriga longnose' 。其地点和栖息地仍然未知。暂时我将其称为 Otopharynx sp. 'blue longnose'(无活体)。
在 Boadzulu 岛约 35 米深处,我发现雄性 Otopharynx sp. 'heterodon boadzulu' [保德祖鲁皇室粒墨] 在过渡栖息地的沙地上捍卫领地。我无法在沙地上找到产卵场——雄鱼们捍卫的是低岩石的顶部。雄鱼的繁殖颜色非常吸引人,侧面有橙色调,头部是蓝色的。如果不是 Boadzulu 岛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并且禁止鱼类采集,这一物种将是马拉维水族箱的美丽补充。雄鱼的最大总长度估计约为 17 厘米;雌鱼较小,最大总长度约为 13 厘米。
有斑点还是没有斑点?
在 Nkhomo Reef 和 Chia Lagoon 南部的岩石湖岸,发现了一种尚未描述的物种 Otopharynx sp. 'spots' [金面星点粒墨] ,其特征是两侧几个斑点的位置奇特。它被归入 Otopharynx 并非毫无疑问,因为它同样可能是 Mylochromis 或 Protomelas 的成员。然而,幼鱼的色纹模式就表现出了成体的特征性斑点(Gary Kratochvilpers. comm.),而 Mylochromis 的幼鱼是表现出对角线条纹。繁殖色的雄鱼经常在栖息地中游荡,似乎并不限制在一个领地内。这个物种表现为机会性觅食者,容易被搅动的物质吸引。雄鱼和雌鱼通常形成小群体,从沙地上觅食。在 Chia Lagoon 附近,这个物种出现在不到五米深的浅水中;然而在 Nkhomo Reef,它在大约 20 米深的地方出现。在野外,它的总长度约为 9 厘米,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颜色吸引人的雄鱼可以长到 17 厘米。
在湖的东北端 Lumbila 和 Ikombe 之间的岩石湖岸,栖息着一种小型物种(最大尺寸约为 10 厘米),深度范围在 10 至 25 米之间。乍一看,这个物种 Otopharynx sp. 'golden blueface' [金蓝孔雀] 看起来像是 Aulonocara 属的成员,但当观察其觅食技术时——它从基质中拾取食物——显然不能将其归入这种“声呐觅食”的 Aulonocara 属(见第 249 页)。同样不太可能是 Copadichromis 属的成员,因为这个属的成员在中层水域觅食并形成大群体。不过目前将其归入 Otopharynx 属同样有疑问。大多数雌鱼并没有表现出该属特征性的三个斑点;只看到少数幼鱼有这种斑点。然而,尽管斑点是 Otopharynx 的一个重要特征,几个物种在成年阶段会“羞于”展示,通常在夜间或鱼类受惊时才会表现出这种斑点。此外,“Golden Blueface”的雄鱼在岩石之间捍卫一小块沙地作为领地——尚未观察到沙盘的构建。相比之下,所有已知的在过渡栖息地沙地中繁殖的 Copadichromis 物种,如 C. azureus、C. mbenjii、C. sp. 'kawanga',都会构建沙盘。虽然 O. sp. 'golden blueface' 最像 C. sp. 'kawanga'(见第 243 页),但其行为更符合 Otopharynx 属成员的行为。
【万宝鱼注】 [1]又称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指是以后的研究者从全模式标本中所选定的最合适的那份标本,此份标本的意义与正模式标本相同。而全模式标本(syntype)是指发表者未特地指定那份为正模式标本时所引用的全部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