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三湖慈鲷其他书籍
《  享    受    慈    鲷  》

维多利亚慈鲷的饲养

原著:《Enjoying Cichlids》(第2版-2002) 编辑: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12-11

维多利亚慈鲷的饲养

作者:Ole Seehausen

       维多利亚湖慈鲷具有非常广泛的生态和形态。由于超过 500 个物种在令人惊讶的短时间内进化而来,但却在过去的 30 年中大量物种突然灭绝,它们对科学家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种类太多,其中一些表面上极为相似,所以分类和系统学一直是个难题。然而,借助现代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还是能够将物种进行归属。因此,大多数分类学家现在使用新的属名来取代旧的“通用”名称 Haplochromis。Haplochromis 属现在仅限于生活在水草床中并以水草上生长的藻类为食的少数物种。对于目前没有可用属名的物种,使用带引号的 'Haplochromis'。

        多年来,水族爱好者对维多利亚湖慈鲷的有限兴趣与科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1) 没有专门训练,很难识别维多利亚湖慈鲷。(2) 从少数物种的经验中得出了错误的泛化,例如认为攻击性行为是维多利亚湖慈鲷的普遍特征。(3) 维多利亚慈鲷在不太好的条件下饲养时,往往不会展示其绚丽的色彩。

        维多利亚湖和周围较小湖泊的 600 多个 Haplochromine 物种被分类为 23 个特有物种的属和两个非特有属,每个属有一个物种(Greenwood,1980;Seehausen 等,1998)。这里只能展示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这些物种的选择主要基于两个标准:(1) 目前由水族爱好者饲养和繁殖的物种;(2) 目前尚未在水族箱中饲养,但在湖中相对常见,因此可能会在某个时候进入水族箱的物种。根据湖中慈鲷的丰富程度和在水族爱好中出现的新信息,自上一个版本以来,收录的物种清单已进行了更新。

        维多利亚湖的水比马拉维湖和坦噶尼喀湖的水清澈度低得多。我们在近岸地区测得的透明度在 0.5 米以下至 2.5 米之间,离岸岛屿则高达 4 米。pH 值是碱性的,范围从 6.9 到 9.0(Akiyama 等,1977),但水相当软(在 2 到 8° dGH 之间)。在旱季,表面温度可低至 21°C,在雨季达到 27°C。

        不同群组的物种对水族爱好者有不同的要求,很难进行一般化。我按照维护要求而非分类学对它们进行了排列。维多利亚湖慈鲷绝不应成对饲养,而应成群饲养。所有物种都是母系口孵鱼。然而,我观察并记录了几例双亲口孵(Seehausen,准备中),这里简要描述其中一个。孵育的雌鱼应与群体分开。可以将它们放在 25 升的育苗箱中,配备加热器、海绵过滤器和庇护所(例如,侧放的花盆)。

        孵化时间(此处定义为从产卵到第一次释放幼鱼的时间)和口孵后的照顾(此处定义为从第一次释放到最后一次守护幼鱼的时间)在物种之间有显著差异,在已知的情况下,在描述中给出。

        关于表格的使用:引号中的名称是所谓的“暂定名”,研究人员用于未描述的物种。名称后面的星号表示该物种存在于水族箱中,或至少曾经存在。最大尺寸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它取决于许多因素。由于不可能将物种的自然栖息地分布限制在少数栖息地类别中同时又不丢失重要信息,读者应参考表格和正文。例如,“深水”在某些岩栖慈鲷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 2-5 米的深度,但在开阔水域物种的情况下则超过 10 米。关于物种生态的更多信息,见 Greenwood(1974)和 Seehausen(1996)。

左图:一条雌性的花斑 Paralabidochromis chilotes(厚唇帕拉拉)。下图:维多利亚湖 Mabibi 群岛之一的岩石海岸。照片由 Ole Seehausen 提供。

〖翻译说明〗为避免产生歧义,AI 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进行翻译,直接使用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