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栖刮藻性品种

岩栖型的刮藻者主要有 2 个属,在湖泊中分布较广。它们在形态学和生态学上与马拉维湖的 Mbuna 相似。与人们长期持有的观点相反,维多利亚湖的岩石刮藻者呈现出地理上的变异和区域特有性。斑纹和/或橙色斑点的个体(主要是雌性)在许多 Neochromis 品种中被发现。
野外行为
Neochromis rufocaudalis(维湖红尾蝴蝶)栖息于岩石基底上的浅水区,尤喜好平的岩石表面。从水面到 2 米深的地方都有;在水透明度高的地方,可以在稍微深一些有地方被发现。繁殖中的雄性拥有大片领地;雌性和无性活动的雄性混在鱼群中觅食。N. omnicaeruleus(蓝色刮藻机)也在同样的栖息地被发现,但它的活动范围更广。N. gigas(注:无活体)主要集中在水深不到 1 米的非常浅的地区。在岩石表面也发现了 N. greenwoodi(黑天鹅),但与 N. rufocaudalis(维湖红尾蝴蝶)不同的是,它栖息在岩石之间的空隙中。它有一个广泛的深度分布,从表面到深度 5 米有不同的种群之间变化。Mhipia mbipi(姆比皮铜黑)是一种表面上类似于 N. greenwoodi(黑天鹅)的物种。它是许多岩石栖息地最丰富的物种,覆盖范围很广。Mbipia lutea(鲁提红尾黄金)主要生活在非常浅的水域,而不是激浪区。
水族箱中的行为
雄性在保卫领地时会变得非常好斗。它们永久地占据着这些领地,即使在没有雌性可以交配的时候。一个单独的雄性应该和至少四个,最好是更多的雌性饲养在一起。在长度超过 200 厘米的鱼缸中,可以保留 3 条或更多的雄性(不是 2 条!)。然而,通常只有一条会守卫领地。如果要把本组成员中的两种品种混养在一个岩石水族箱里,至少需要 200 厘米长的鱼缸。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雄性品种可能成为领主。这些品种可以与其他岩石栖息的品种,如食虫性品种一起混养。它们也可能和食蜗性品种一起混养,比如 Ptyochromis sauvagei(黄金红斗士,现名 Haplochromis sauvagei)和 Astatoreochromis alluaudi(奥欧迪黄金鲷)。
水族箱
鱼缸必须至少 100 厘米长,50 厘米深。可以用大石头的排列来模仿自然栖息地,石头间留出空隙和洞穴。石头之间的底部和水族箱前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应该用沙子覆盖。
喂食
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 Neochromis 通过拉、拔、刮从岩石表面觅食丝状藻类(Seehausen, 1993b)。N. omnicaeruleus 和 N. greenwoodi 也吃大量的动物性食物(苔藓动物和昆虫幼体)。Mbipia 品种主要吃硅藻,但也有其他的食物。
在水族箱里,所有的品种都可以吃任何种类的食物,但素食成分可能很重要。如果能放置富含丝状绿藻的石头,那我们就有机会观察那些有趣的自然的进食行为。
繁殖
本组成员均为母系口孵,孵化时间约 21 天,口中护育期可达三周。为了繁殖这些品种,建议在一个鱼缸中只保留一个品种。它们很容易在水族箱中杂交,且杂交后代是可育的。认为只有在没有合适伴侣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杂交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使雌性选择了同种的雄性,而其他雄性也会有偷偷摸摸的行为(在交配期间由另一个非领地雄性授精)也会导致杂交。如果强烈的攻击行为阻止了交配,那么这些鱼应该饲养在一个没有装饰的鱼缸里,没有石头,至少 10 个一组。这样雄性就不会有领地意识,攻击性也会减弱。N. gigas 是维多利亚湖的一个 haplochromines 成员,雄性也可以进行口孵(pers. obs.)。
上图:Makobe 岛的 Mbipia lutea(以前称为“Ca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