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坦噶尼喀湖慈鲷圣典
《 坦 噶 尼 喀 慈 鲷 和 它 们 的 自 然 栖 息 地 》

坦噶尼喀湖和它的慈鲷

原著:《Tanganyika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第4版-2019) 作者: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09-30


坦噶尼喀湖和它的慈鲷


       坦噶尼喀湖是一个大型湖泊,长度约 650 公里,平均宽度约 50 公里,位于非洲大裂谷西部支脉上,呈大致南北走向。其湖岸横跨四个不同的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坦桑尼亚拥有最大部分。东北部属于布隆迪,最南端的湖岸位于赞比亚境内。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第二深的湖泊(1470 米),其起源可追溯到 900 万至 1200 万年前。它由三个主要的盆地组成,分别是 Zongwe(或 Mpulungu)、Kalemie(或 Mahale)和 Kigoma 盆地(Capart 1949 年);根据 Cohen 等人(1993 年)的说法,这三个盆地各自独立形成,中部盆地似乎是最早出现的,约在 900 万至 1200 万年前。基于对湖最北部某些 Tropheus 物种的分子检查,Sturmbauer 等人(2016 年)得出结论,在湖的历史某个时期还存在一个第四个盆地,即 Bujumbura 盆地。构造活动使这些盆地加深,最终在约 500 万至 600 万年前,由于水位上升,它们融合成一个深水清澈的湖泊。约 110 万年前,更干燥的气候导致水位大幅下降,比现在的水位低 650 至 700 米,最终在约 55 万年前水位回升到现在的水平(Cohen 等人 1997 年)。从那时起,关于湖泊水位波动的更多信息被了解,分别在 39 万至 36 万、29 万至 26 万和 19 万至 17 万年前,水位比现在低 250 至 350 米,最后一次主要的低水位发生在 13.5 万至 7.5 万年前,比现在低 500 至 600 米(Cohen 等人 2007 年;Scholz 等人 2007 年)。水位下降超过 550 米将导致三个盆地成为独立的孤立湖泊。最后一次重要的低水位发生在 3.2 万至 1.4 万年前,即所谓的末次盛冰期(LGM),但那次下降不太严重,估计比现在低约 260 米(Mc Glue 等人 2008 年)。在那段时期,Bujumbura 盆地可能与湖的其余部分分离。

       坦噶尼喀湖岸的地形多变,沿着约 2000 公里长的湖岸线,不同类型的地形交替出现。三个主要的盆地被长长的岩石湖岸所包围,分别是西南部的 Marungu、中部东岸的 Mahale 山脉,以及与 Kigoma 相对的 Mitumba 山脉。三个盆地之间的湖岸包括岩石区域,但大部分是沙滩。在湖的南半部,由鹅卵石和小石头组成的湖滩很常见,特别是在附近有陡峭的岩石湖岸的地方。

       河口通常在湖边有明显的植被生长标志。大多数河流和小溪是临时性的,只在雨季携带水,但一些更大的、永久性的河流对岩栖慈鲷的分布产生了(并仍然产生着)影响,经常形成相邻但形态不同的种群之间的边界。重要的河流有 Malagarasi 河(坦桑尼亚)、Ifume 河(坦桑尼亚)、Rusizi 河(布隆迪)、Lukuga 河(刚果)、Lunangwa 河(刚果)和 Lufubu 河(赞比亚)。

       位于西部中部湖岸的 Lukuga 河是湖泊的唯一出水口,至少在目前的水位上是如此。过去,水位周期性地低于现在,有时 Lukuga 河可能反向流动,将水带入湖中,甚至可能干涸。Rusizi 河携带来自 Kivu 湖的富含矿物质的水,对目前的水位有很大贡献,更对湖的化学性质有更大的影响(Haberyan & Hecky 1987 年)。

       雨季期间(在北部是从 10 月至 12 月和 2 月底至 4 月,在南部是从 11 月至 3 月)的降雨明显提高了水位,并将大量沉积物带入湖中。特别是在湖的北端,漫长的雨季导致浮游生物频繁爆发,因此在通常晶莹剔透的湖水中能见度很低,该湖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淡水湖之一:能见度可超过 20 米。在沙地和泥泞区域,由于悬浮的沉积物颗粒,能见度当然大大降低。只有在无风的日子里,这里的能见度才有可能超过 10 米。

       尽管湖泊非常深,但氧气仅存在于上层水域。在南部,含氧层的最大深度约为 240 米,而在北部,这一层不超过约 100 米(Coulter & Spigel 1991 年)。除了在南部罕见的下层缺氧层上涌外,这两层之间的混合层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上涌,是由盛行的东南风和随后上层降温引起,并可能导致上层大量鱼类死亡(Fryer & Iles 1972 年)。

       湖泊表层水温在最冷的月份(8 月)为 25.5°C,最热的月份(2 月)为 27.7°C(Craig 等人 1973 年),pH 值从 8.8 到 9.2(Batungwanayo 1987 年),导电率从 590 到 700 μS/cm(平均 665μS/cm)(Branchu & Bergonzini 2004 年)。

〖翻译说明〗为避免歧义,AI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翻译;物种的中文名用小一号字体以 “ [中文名] ” 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