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lamprologus savoryi 和 N. splendens
为该复合群命名的物种 Neolamprologus savoryi [斑马燕尾] 易于识别,且不表现出地理变异(除了在 Kombe 的特殊情况)。这种小型物种,在野外最大尺寸约为 7 厘米,其特征是身体上有宽阔的垂直条纹。在访问的每个岩石地点都发现了它。它偏好 10 至 40 米的深度,这比复合群中大多数其他成员(主要在 5 至 25 米之间)的深度要深一些,但经常以小群体的方式,出现在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有亲密关系的大型鱼群中。这些群体由一对占主导地位的繁殖伴侣和帮手组成,幼鱼喜欢留在孵化的领地上,他们似乎都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Heg 等人,2005)。在 N. savoryi 中,雄鱼通常明显大于雌鱼,这与复合群中的其他成员不同,后者几乎没有尺寸差异。作为复合群中稍小的成员,其一窝产量比大多数其他成员要小,每次繁殖很少超过 20 条仔鱼。
除了 N. savoryi 和 N. pulcher 之外,可能还有另一种物种栖息在相同生物群落,最初报告来自 Brichard(1989),他提到了沿湖西南岸的地点,在那里 N. brichardi(=N. pulcher)类慈鲷与一种类似的物种共享栖息地。他从该地区描述了四个新物种,其中一个是 Neolamprologus splendens [帝皇燕尾] ,他报告称在刚果的 Zongwe 与 N. brichardi(=N. pulcher)共享栖息地。模式产地(来自保存的标本附带的标签)是“Zongwe 角以北 8 公里的小湖湾”,位于 Tembwe(Deux)村以南不到一公里处。
N. splendens,尽管其名字意为“辉煌”,但是一种暗色的慈鲷,以“New Black Brichardi”的名义出口用于观赏鱼贸易。它在鳃盖上有独特的标记,一个深色的“V”形,上方有一个橙黄色的斑点,因此可以轻松识别并与 N. pulcher(T 形标记)、N. gracilis(无标记)和 N. savoryi(无黄色斑点)区分开来,它们共享栖息地。
在距离 Tembwe 村 60 公里以南的 Kalo 和 Kamakonde 之间,Heinz Büscher 发现了类似 N. splendens 的种群,他将其描述为 N. helianthus(Büscher,1997)。这种形态具有非常吸引人的黄橙色体色,因此容易与 Tembwe 的暗色形态区分开来,但 Büscher 给出的唯一形态学区别是 N. splendens 具有稍微更纤细的尾柄,尾柄长度为尾柄宽(高)度的 119-133%,而 N. helianthus 为 102-114%。尚未在这两个形态之间的 60 公里湖岸上发现类似 N. splendens 的慈鲷,因此它们并不同域,尽管在形态学和遗传学上(Salzburger 等人,2002b)非常密切相关,但具有可区分的特征。一些人可能认为这足以将它们视为不同的物种,但鉴于在复合群的其他成员中观察到高度可变的颜色图案,我更愿意将 N. helianthus 视为 N. splendens 的次异名。
N. splendens 的幼鱼表现出类似于年轻的 N. savoryi 的垂直条纹,但条纹更窄,较不明显。N. splendens 可能与 N. savoryi 的亲缘关系比与 N. pulcher 更近。其最大尺寸约为 7 厘米。尽管它在岩石栖息地很常见,但并不像有时在 N. pulcher 中那样的大量出现。
N. splendens 的分布包括沿湖刚果南岸的两个独立区域。暗色形态出现在 Kanoni 和 Longola 之间(Louage,1996),而黄色形态出现在 Kalo 和 Lunangwa 河之间。在爱好者中被称为来自 Kiku 的“Splendens Firetips”的物种实际上是 N. pulcher 的一个变种。
Neolamprologus gracilis 和 N. marunguensis
Neolamprologus gracilis [格雷丝白边燕尾] 是 Brichard(1989)从刚果南部湖岸描述的另一个物种。按照此类描述的常规做法,他使用了多个形态测量特征来区分他的新物种,并指出 N. gracilis 通过其高数量的鳃耙(18-19 vs. 其他所有检验的物种为 7-12)可轻松与 N. savoryi 复合群的所有其他成员区分开来。我之前(Konings,1998)曾将坦桑尼亚中部湖岸的一些 N. savoryi 复合群种群视为属于 N. gracilis,但如前所述(第 125 页),现在认为它们应被视为 N. pulcher 的地理变种。因此,N. gracilis 的分布现在被限制在刚果的 Kanoni 和 Lunangwa 河之间的湖岸。N. gracilis 缺乏鳃盖标记,且通过未配对鳍上非常长的丝状物可进一步识别。在一些亚成体个体中,尾鳍几乎与鱼体的标准长度一样长。
Büscher在坦噶尼喀湖西南岸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报告了(1989)第四种物种——他描述为 Neolamprologus marunguensis [马隆谷白边燕尾] ——与 N. savoryi、N. pulcher 和 N. gracilis 共享栖息地。将该物种与 N. gracilis 区分开的主要特征是其体型更粗壮,且缺乏丝状鳍。两种物种都缺乏鳃盖标记,但 N. marunguensis 的背鳍和臀鳍具有宽的白蓝色边缘;两种物种的尾鳍丝状尖端都是白色的,尽管在 N. gracilis 中要长得多。
在 Kapampa 和 Lunangwa 河之间,N. marunguensis 和 N. gracilis 与 N. pulcher 和 N. savoryi 同域存在。在 Kapampa,N. marunguensis 生活在岩石生境的相当深的水平;Büscher(1989)报告它主要在 25 至 35 米之间被发现。在同一地点的 N. gracilis 出现在浅水区,约 10 米。N. marunguensis 是一种相当小的物种,最大尺寸约为 7 厘米。其模式产地是 Kapampa,但其分布范围延伸在 Kapampa 和 Moliro 之间。
通过分析某些 DNA 标记,Salzburger 等人(2002a)建议 N. marunguensis 是 N. savoryi 复合群中其他两个成员之间自然杂交的结果。到底是哪两个物种为N. marunguensis提供了杂交基因并不清楚,可能是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很久以前,从那时起,所有被研究的物种的DNA都有所演变。然而,Gante 等人(2017)未发现支持 N. marunguensis 杂交起源的假说,并认为该物种反而是 N. gracilis 和 N. pulcher 基因材料的供体(亲本)。因此,看起来 N. marunguensis 是一个更古老的物种,过去曾参与过一些杂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