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坦噶尼喀湖慈鲷圣典
《 坦 噶 尼 喀 慈 鲷 和 它 们 的 自 然 栖 息 地 》

中间(岩沙)栖息地(二)(7)

原著:《Tanganyika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第4版-2019) 作者: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11-03



Petrochromis

       Petrochromis fasciolatus [女仆龙王鲷,注:地域变种不同,中文名也不同] 与其他同属物种的显著特点是其下颌突出。虽然其他 Petrochromis 的嘴部末端或稍稍向下,但 P. fasciolatus 有一个向上的开口。fasciolatus 这个名字来源于雌性和幼体身上显著的竖条纹。雄性最大总长可达 15 厘米(雌性较小 1-2 厘米),在条纹图案的基础上呈绿灰色或蓝灰色。坦桑尼亚中部湖岸的一个种群中的雄性具有非常鲜艳的橙红色眼睛。这个地理变种在水族爱好者中被称为 Petrochromis Red Eye,但出口数量很少。

        与其他所有的 Petrochromis 一样,P. fasciolatus 以岩石上的藻类(硅藻)为食。由于 P. fasciolatus 主要生活在中间栖息地中,这些藻类通常被碎屑和沙子覆盖。胃内容物分析显示,大量的沙子与藻类一起被摄取(Yamaoka 1997)。Hata 等人(2014)发现至少 75%的摄取藻类为蓝藻,约 20%为硅藻。P. fasciolatus 从岩石的垂直表面觅食,以尽量避免摄入过多沉积物。Yamaoka(1997)发现 P. fasciolatus 的牙齿数量相较于其他 Petrochromis 物种最少,但为了弥补,它的每秒咬合次数最多。

        雄性和雌性 P. fasciolatus 都不会捍卫觅食领地。在某些地区,这个物种非常丰富,大型觅食群常常在相邻的岩石栖息地中活动,从其他较大、更具侵略性的 Petrochromis 物种的领地以及 Variabilichromis moorii 的领地中获取藻类。单个个体无法在这样的地方觅食,但数量优势使得这种现象成为可能。这种类型的觅食群也出现在其他以藻类为食的物种中,如 P. famula 和 Tropheus moorii,有时数量超过 250 只。

        领地雄性在中间栖息地较深的岩石区域保卫产卵场,深度在 8 至 15 米之间。领地主要在早晨进行保卫,中午放弃;雄性在繁殖领地内不觅食(Ochi 等人,2009 年)。产卵在早晨进行。雌鱼通常与单个雄鱼产卵,并在产完所有卵后离开雄鱼领地。一窝产量在 20 到 40 颗卵之间(Kuwamura,1986a),雌鱼孵卵约三周,然后白天放出幼仔,晚上召回它们以确保安全。幼鱼可以在母鱼的嘴里找到避难所,直到它们不再适应为止,这可能会在产卵后长达两个月(Tawil 2010c)。口孵的雌性通常独自一人藏在岩石中,但有时它们会聚在一起,出现在更开放的环境中。

        P. fasciolatus 最亲近的亲戚是Petrochromis orthognathus [头纹龙王鲷] ,这个物种也生活在浅水的中间栖息地,有时出现在有植被的栖息地中。与 P. fasciolatus 整个湖泊的分布相比,P. orthognathus 的分布仅限于湖泊北部的三分之二。在刚果,至少从 Uvira 到 Cape Tembw 很常见(Poll 1956),而 Büscher(1998a)则从 Tembwe (Deux) 报道了它的存在。沿着东岸,它可以在布隆迪湖岸一直向南延伸到坦桑尼亚,至少到 Pasagulu Point,可能到 Miyako(马哈雷国家公园)。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没有地理变异。雄性以浅米色的身体和灰色到棕色的头部为特征,在颈背和口吻之间颜色较深,有三个浅米色的横带,一个在颈背,两个在眼睛之间;有时在口吻部可见第四个横带。雌鱼具有类似但较不明显的色彩和黄色的臀鳍。

        另一种物种,Petrochromis sp. 'orthognathus ikola' [双色龙王鲷] ,生活在湖泊东岸的 Luagala Point 到 Cape Mpimbwe 之间。这个物种的雄性和雌性无法区分,它们的图案与 P. orthognathus 相当不同(见照片)。在 P. sp. 'orthognathus ikola'的分布范围内也没有地理变异,因此我认为这两个形态是不同的物种。然而,一些作者(如 Koblmiiller 等人,2010 年)认为 P. sp. 'orthognathus ikola'与 P. orthognathus 是同种。

        第三种物种与前两种非常相似,因此我之前称之为 P. sp. 'orthognathus tricolor'(Konings 1998)。然而,后来发现这个物种对应于 Limnotilapia loocki(Poll 1949),1998 年 Yamaoka 等人为了容纳它专门建立了一个新属 Interochromis;新属被认为是必要的,因为Interochromis loocki [双齿三色龙王鲷] 没有 Petrochromis 属的主要特征,即三尖牙齿。上下颌外侧列的牙齿均为双尖。有趣的是,核 DNA 分析将 I. loocki 与 P. orthognathus、P. sp. 'orthognathus ikola'和 P. fasciolatus 分为一组(Koblmiiller 等人,2010)。在我看来,应该调整 Petrochromis 的诊断以包括 loocki。

        如果 I. loocki 的分布在 Petrochromis orthognathus 和 P. sp. 'orthognathus ikola' 之外,事情就简单了,但它的模式产地是 Kigoma,位于 P. orthognathus 的已知分布范围内。我还在 Kigoma 和刚果北部的 Mboko 岛看到了这两个物种。Poll(1949)列出了几个来自刚果 Kalemie 的 I. loocki 的副模式标本。I. loocki 似乎在整个湖泊分布广泛,但在 P. orthognathus 和 P. sp. 'orthognathus ikola'的分布范围内并没有那么常见,因此我在地图上将其重叠分布限制在我能够拍摄到它的地区。在 P. orthognathus 出现的地区,它似乎也被排除在中间栖息地的岩石部分之外,因为在两者共同出现的地区,它主要生活在浅层、经常有植被的区域。

        与此处讨论的三个 Petrochromis 物种一样,I. loocki 以岩石上的附着生物层中的蓝藻和硅藻为食(Hata 等人,2014 年)。由于 I. loocki 主要生活在中间和植被栖息地,这些附着生物层通常覆盖着碎屑和沙子。

〖翻译说明〗为避免歧义,AI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翻译;物种的中文名用小一号字体以 “ [中文名] ” 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