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thalmotilapia sp. 'paranasuta'
过去(Konings 1998),我曾将Ophthalmotilapia sp. 'paranasuta' [东北蓝黑提灯] 称为 Ophthalmotilapia heterodonta,并已作为观赏鱼贸易出口,但这是一个错误(关于进一步解释,请参见第 51 页)。这个名字'paranasuta'是由 Patrick Tawil(comm.)创造的,他注意到与 O. nasuta 的强烈相似性。的确,如果 O. sp. 'paranasuta' 雄性具有类似 O. nasuta 的“鼻子”,那么将它们区分开来将是困难的。然而,O. sp. 'paranasuta' 的雌性在银色的侧翼上没有任何斑纹,很容易与具有绿色侧翼上深色垂直条纹的 O. nasuta 区分开来。此外,当在野外观察 O. sp. 'paranasuta' 雄性时,可以注意到它们更喜欢在浅水中的岩石间构建产卵场,而 O. nasuta 雄性则在更深水域的大石头上构建产卵场。O. sp. 'paranasuta' 和 O. ventralis 的雌性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我发现 O. sp. 'paranasuta' 的背鳍和臀鳍的黑色边缘比某些 O. ventralis 雌性更宽、更明显,而后者的大多数雌性通常具有清晰的鳍。
Nevado 等人(2011)的研究得出结论,O. nasuta 雌性经常与其他 Ophthalmotilapia 成员杂交,但没有包括来自 Kigoma 或 Nyanza-Lac 的标本。尽管在 Poll & Matthes(1962)的原始描述中列出了来自 Kigoma 的两个 O. nasuta 副模式标本,但我没有在 Kigoma(或 Nyanza-Lac)遇到 O. nasuta。我还没有机会检查这两个副模式标本,但从我在 Kigoma 地区进行的六次潜水活动中得出结论,O. nasuta 在那里要么非常稀少,要么完全不存在(或者这两个副模式标本可能是 O. sp. 'paranasuta' 的两个雄性)。Herrmann(1994)报道称,O. nasuta 和 O. sp. 'paranasuta'(当时称为 O. heterodonta)在水族箱中,即使有很多合适的配偶供选择的情况下也容易杂交。根据这一观察结果,并结合 O. nasuta 倾向于与其他 Ophthalmotilapia 物种杂交的这一现象,如果分子研究发现 O. sp. 'paranasuta' 是 O. ventralis 和 O. nasuta 黑白变种之间的自然杂交种的结果,我不会感到惊讶。随着 Kigoma 地区杂交现象越来越频繁,假设的杂交形态将随着后代对其他杂交种的偏爱而逐渐确立为一个独立的谱系,而亲代 O. nasuta 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驱逐,而新形态 O. sp. 'paranasuta' 则取而代之。
O. sp. 'paranasuta' 与 Aulonocranus dewindti 共享浅层中间栖息地,后者主要分布在非常浅的水域,而 O. sp. 'paranasuta' 在 3-5 米的深度较为常见。在靠近 Kigoma(坦桑尼亚)的浅层中间栖息地的岩石部分,Ophthalmotilapia ventralis 也与这两个沙堡建筑者共同生活。
O. sp. 'paranasuta' 的雄性经常从它们生活地的小石头和鹅卵石上铲取沉积物和藻类,而雌性则在中层水域形成鱼群,以浮游生物为食。O. sp. 'paranasuta' 的最大全长约为 14 厘米。
与在 Kigoma 周围与其共生的 O. ventralis 相比,雄性 O. sp. 'paranasuta' 会在地面上建立沙窝——在岩石旁或岩石之间构建产卵场。这些产卵场与 A. dewindti 的产卵场类似,即靠近岩石,但没有故意把鹅卵石运到产卵场里进行装饰或加固。在碎石非常粗糙的地区,一些 O. sp. 'paranasuta' 的产卵场看起来像 A. dewindti 的产卵场,但雄性 O. sp. 'paranasuta' 呈深蓝色,与 A. dewindti 雄性明显不同,因此雌性从远处就应该很容易地区分它们。
产卵场的壁由从场中心和周围区域取出的细沙制成。雄性们已经被发现会从其他雄性的产卵场里偷沙子!装了一口沙子的雄性回到自己的产卵场,但并没有直接把沙子倒在场边。它首先潜入场的中心,开始“搅动”嘴里的沙子,这样只有非常细的颗粒才能通过它的鳃流到坑里。在过滤掉细颗粒物之后,它会把剩余的沙子喷到坑上沿内侧的某个地方,这样就把粗颗粒物从坑中排出,使其沉积在坑沿上。似乎存在着对细沙的持续争夺;只要雄性离开领地,其他雄性就会趁机一口一口地偷沙子。
产卵坑的中心通常由一层非常细的沙子组成。这在大多数沙堡建筑者中至少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从水族箱的经验来看,我们知道雌性有时会把鹅卵石和卵一起捡起,这样硬的颗粒物往往会损坏雌性嘴里的卵。通过从产卵地移走任何可能被雌鱼误认为是卵的物体,雄鱼确保了雌鱼不会捡到任何可能损坏或破坏卵的外来物体。雄性的产卵地,也可能是雌性选择配偶时非常重要的特征。细心地整理和调整产卵坑中心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防止它们的精子渗入更粗糙的底部基质的缝隙中。这些母系口孵物种的精子细胞被包裹在一团胶质物质中,雄性通常在雌性开始产卵前就将其沉积在产卵地点。如果底部基质由粗碎石组成,那么当雌性产下卵时,精子胶团可能已经沉到够不到的地方。然而,当产卵表面由非常细的沙子组成时,精子包裹体无法消失在基质中,因此更有可能粘附在卵上。
O. sp. 'paranasuta' 的产卵过程与 O. ventralis(第 49 页)相同。雌性将卵产在雄性的求偶场中,并被雄性腹鳍下端的假卵体吸引,以便在口内受精。
据了解,O. sp. 'paranasuta' 仅分布在湖泊东北部,我还没有在刚果的西北岸看到它。已知的分布区域从布隆迪的 Nyanza-Lac 的浅水岩石湖岸,延伸至坦桑尼亚 Ujiji 附近的浅水岩石湖岸。尚未发现地理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