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万宝鱼的三湖慈鲷世界                 【网站申明】


三湖圣典

MENU

马拉维湖慈鲷圣典
《 马 拉 维 慈 鲷 和 它 们 的 自 然 栖 息 地 》

沙地(四)(8)

原著:《Malawi Cichlid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第5版-2016) 作者:Ad-Konings 翻译:ChatGPT-4o 日期:2024-09-27

       Taeniolethrinops laticeps 与 T. praeorbitalis 的区别在于体形更宽(高)且更强壮,尾柄更短,缺乏黄色的颜色,有明显的黑色斜纹,以及更大的口。它与 T. furcicauda 的区别在于更长的吻部和缺乏黄色的颜色,与 T. macrorhynchus 的区别在于体形更宽(高)且更强壮,头部更深,尾柄更短。

      T. laticeps 在非繁殖期经常在 20 米及更深的深度遇到。在湖的南部更常见,但也在 Chizumulu 岛和坦桑尼亚的 Liuli 被发现。与 T. praeorbitalis 偏好的浅层泥沙混合物相比,T. laticeps 似乎更喜欢多沙质的底部。其饮食与后者相似(摇蚊幼虫),同时也摄入大量的沙粒和沉积物。

       我遇到的唯一繁殖雄鱼挖掘了一个深的产卵碟(直径约 1.5 米,深约 60 厘米)。在两个地点(Mumbo 岛和 Tsano 岩),这些产卵坑在 30 至 35 米的深度。在一次观察中,一只雄鱼被看到跟随并求爱一只成熟的雌鱼超过一个小时,当时它在浅水中,远离其产卵坑;但清晨(08:00 之前),雄鱼似乎留在其产卵坑并在附近向雌鱼求爱。口孵的雌鱼通常在浅层的中间栖息地被发现。

        Taeniolethrinops furcicauda [大雄珍珠] ——至少我认为代表该物种的形态——是一种细长的慈鲷,头部适度圆润,大小可接近 T. praeorbitalis,但看起来更强壮,类似于 T. laticeps。Trewavas(1931 年)描述 T. furcicauda 具有“从颈背到尾部的斜暗带”,我所见到的模式标本仍然表现出明显的斜纹。Turner(1996 年)认为的 T. furcicauda 形态则缺乏这种斜纹。不用说,湖中还有更多大型的沙地筛食者,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梳理、分析它们。我只在湖的东岸看到过“我的”T. furcicauda,更具体地说是在莫桑比克中部和马拉维的 Luwala 礁之间,但它可能在全湖范围内分布。在莫桑比克的 Lumessi 观察到了一个繁殖群体,在约 35 米的深度,雄鱼建造了直径至少 3 米的巨大产卵坑!相邻的产卵坑有时相距不到一米。在马拉维东岸的 Nsinje 河以南的 Liwani 观察到了另一个繁殖炫耀式群体。这里的雄鱼似乎比 Lumessi 种群的更强壮,在非常浅的水中(深度不超过五米)有巨大的产卵坑。两个地点的雌鱼无法区分。银色的身体上有从颈背到尾基部的深色斜纹。该斑纹穿过上体侧,靠近背鳍基部。吻部、身体下部、臀鳍和尾鳍下叶是黄色的。在浅沙层和中间栖息地发现了一些觅食的个体,但这些可能是成熟的雌鱼,正在寻找领地雄鱼进行产卵。正常的觅食区域可能在更深的区域,因为口孵的雌鱼似乎在浅水中比还未孵育的个体更常见。

        Taeniolethrinops sp. 'furcicauda ntekete' [小雄恩特凯特珍珠] 已在马拉维东岸的 Ntekete 附近被发现。繁殖雄鱼在沙地上建造大的——直径约一米——沙堡。11 月在约 15 米的深度看到过几个这样的产卵坑。雌鱼是单独的,在雄鱼产卵坑附近的沙地上觅食。Taeniolethrinops sp. 'furcicauda ntekete'与 T. furcicauda 有些相似,但区别在于吻部更短、眼睛更大。其总长可达约 20 厘米。

       一个更小的物种, Taeniolethrinops sp. 'furcicauda liuli' [小雄柳利珍珠] ,在坦桑尼亚 Liuli 的湖湾约 15 米深处被发现。雄鱼建造非常大的产卵坑,高约 40-50 厘米,产卵碟直径约 75 厘米。这样的产卵坑在基部的直径超过一米。雌鱼的特征是在银色身体上有斜纹,并在各种产卵坑周围的沙地上发现了口孵的个体。该物种的最大总长估计约为 16 厘米。

       Taeniolethrinops cyrtonotus(无活体)是根据一个长度为 11 厘米的单个标本描述的。它是一个体形更宽(高)的慈鲷,背部特别圆,最高点位于背鳍棘状部分的中心,之后急剧向下弯曲。在背鳍基部下方有一条黑线。其形状让人联想到大众的“甲壳虫”。在再次捕获 T. cyrtonotus 之前(Ngatunga & Snoeks,2004 年),人们认为模式标本可能是 Mylochromis 物种的一个异常个体(Eccles & Trewavas,1989 年)。显然,T. cyrtonotus 奇特弯曲的背部——其种名意为“弓背”——并不是畸形,因为收集了超过五个具有相同轮廓的个体。

〖翻译说明〗为避免歧义,AI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与文献相关的专用词等一律不翻译;物种的中文名用小一号字体以 “ [中文名] ” 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