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栖贝繁殖者('Lamprologus' brevis)
我们已经看到,至少有三种栖贝繁殖者,'L.' callipterus,'L.' calliurus 和'L.' ornatipinnis,只有雌性藏在壳里,而雄性在遇到危险时需要寻找其他避难所。另一组壳栖贝繁殖者,'L.' sp. 'ornatipinnis zambia'和'L.' ocellatus 以及相关物种,雄性较小,每个都能藏在自己的壳里。然而,还有一种分布在整个湖泊的物种,雄性和雌性都藏在同一个壳里:'Lamprologus' brevis [小丑贝] 。虽然前两组成员是后宫繁殖者,'L.' brevis 通常是一夫一妻制。这可能是其生活方式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一个壳,通常是 Neothauma,足以满足一对繁殖伴侣。因此,'L.' brevis 能够在空壳密度极低的地区生活和繁衍,有时甚至栖息在没有其他栖贝繁殖者的地区。
'L.' brevis 分布在整个湖泊,有几种不同的地理变种。雄性 'L.' brevis 的最大总长度约为 5 厘米,但雌性较小,总长度很少超过 4 厘米。即使在水族箱里,许多慈鲷能长得更大,而 'L.' brevis 仍然是一种小型鱼类,很少达到 5 厘米的总长度。无论是在未成熟还是成熟阶段,雄性和雌性之间通常差别很小,最重要的区别是雄性在所有生长阶段的尺寸较大。所有种群中的成年雄性都有更明显的色彩图案,而雌性的腹部略带黄色至明显黄色。在某些种群中(例如坦桑尼亚中部湖岸沿线的种群),成年雌性的腹部呈亮黄色或金黄色,因此很容易与雄性区分开来。
'L.' brevis 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一种雄性和雌性都居住在同一个壳里的慈鲷。当受到威胁时,雌性(两者中较小的一方)首先进入壳,然后是雄性。壳通常不会被遮盖或藏在沙子里,尽管其他栖贝繁殖者抛弃的壳会被接受为避难所。
'L.' brevis 通常出现在 5 米以上的深度,我曾在 40 米深的地方看到它们。它们的壳有时相距较远,但在一些地区,它们也会出现在贝壳床上,尤其是那些陈旧且由矿物沉积物“粘合”的贝壳床。坦桑尼亚 Karilani 岛(位于中部东湖岸)上的一个贝壳床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里生活着一种 'L.' brevis 的矮种形态,看起来比其他地方的还要小。雄性和雌性 'L.' brevis 通常只占据一个壳,但在 Karilani,'L.' brevis 的雄性和雌性——可能是湖泊中最小的慈鲷形态——各自有自己的壳。壳的内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矿物沉积物,以至于只有非常小的物种才能将其用作避难所或繁殖洞。贝壳的局部配置可能导致了这种极端的微型化现象,这种情况在所有贝壳床上都能看到,但程度较轻。Karilani 岛罕见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那里没有那些埋贝壳或挖贝壳的栖贝繁殖者。在其他贝壳床上,大型慈鲷有时会在湖床上挖洞,从而可以暴露那些没有矿物沉积物的贝壳。由于矿物沉积非常缓慢,仅在与水直接接触的物体上发生,因此这些被挖掘出来的贝壳为较小的慈鲷提供了长时间的居住空间。
'L.' brevis 是一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慈鲷,成对的鱼通常在离贝壳 10-20 厘米的地方悬停,捕食漂浮在家附近的浮游动物。长而细的鳃耙数量较多(18-21),表明它们甚至吃最小的浮游无脊椎动物。Poll(1956)发现一条 4.5 厘米长的个体,其 3.5 厘米长的肠道里充满了桡足类和无法识别的有机物。肠道相对较短,说明 'L.' brevis 是肉食性动物。
'L.' brevis 是一种阶段性一夫一妻制的慈鲷,即雄鱼在鱼苗自由游动之前至少与单个雌鱼在一起,之后可能离开雌鱼。产卵发生在贝壳的深处,当鱼苗游出时,整个家庭可能会藏在同一个贝壳里,但通常在幼鱼出生几天后,只有雌鱼会守护它们,雄鱼可能已经换了另一个伴侣,或者独自占据另一个贝壳。通常最多只有 15-25 条鱼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贝壳内的空间将不可避免地变得紧张。鱼苗在成为自由游动的 1-2 周后离开亲代贝壳,在湖底寻找属于自己的贝壳。鱼苗的保护色与底层环境相融合,这是必要的伪装,因为鱼苗通常无法找到小贝壳作为居所,这些小贝壳在岩石栖息地及其附近较为常见,而掠食者繁多。与其他几种栖贝繁殖的慈鲷一样,'L.' brevis 在躲避危险时也会藏在沙子里。似乎只有成年鱼才能占据 Neothauma 贝壳,而鱼苗需要依靠保护色和谨慎的活动才能生存。'L.' brevis 是坦桑尼喀湖中慈鲷适应各种可能生态位的又一个例子。
|